民间故事:治国良策
真宝
战国时期,有一年,秦国计划攻打楚国,但又担心楚国的实力,不敢贸然出兵。于是,秦王就派出一个使者出使楚国,名义上是观赏楚国的国宝,实为侦察。
楚王得到消息,对大臣们说:“把我们的和氏璧、隨侯珠等最珍贵的珠宝都拿出来,让秦人领教领教我们楚国的实力。”然而,有个叫昭奚恤的大臣却不同意,因为他识破了秦人的意图。他对楚王说:“秦人名义上是来看宝,实则是来探听我国的虚实,以便攻打我们啊!向他们展示这样的珠宝,能打消他们攻打的念头吗?”楚王一听,非常惊讶,急忙问:“秦人太阴险了,不知你有什么对策?”昭奚恤回答:“国之宝器,在于贤臣。我们要让秦人看到我们真正的实力——一个国家真正的宝贝,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不是金银财宝。”楚王觉得有理,就让昭奚恤负责接待秦使事宜。
昭奚恤招来秦使,对他说:“想看我们的国宝,你得稍等几天,容我们准备一番。”秦使满口应允。
接下来的几天,昭奚恤让人搭建了六座高台。当秦使到来的时候,300精兵列队迎接,昭奚恤请他登上其中一座高台。只见其他五座高台上,有四座上各站着一个人,有一座空着。昭奚恤告诉他:“那四人是:令尹子西,太宗子敖,叶公子高,司马子反,空着的那座是我的,我这就上去。”
欢迎仪式之后,昭奚恤对秦使说:“你不是想看我们的国宝吗?”秦使应道:“是啊!国宝在哪里?”昭奚恤手指高台上的人,声音响亮地对他说:“他们就是我们楚国的国宝。”然后,一一介绍了“国宝”们在内政、外交、军政、武功等各方面的文韬武略,让秦使听得惊讶不已。
秦使回国后,立即向秦王禀报:“楚国贤臣众多,且都才华出众,并实力强大,此时攻打恐怕胜算不大。”秦王听罢,一时不敢轻举妄动,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国之宝器,在于贤臣。”古人之语,至理名言,至今仍是治国良策。
选自《潮州日报》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