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异闻:绝世之品
绝世书法
弥水城里,梅家是中医世家,乾隆年间,梅家有个少爷叫梅鹤寿,跟父亲梅济世学医之余,酷爱书法,遍临碑帖,拜师访友,到了而立之年,其书法已是博取众家之长,自成一家,人称“梅体”。
但是这个梅少爷脾气古怪,极少给人题字,一时间坊间流传“千金易得,一梅难求”之说。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这梅鹤寿名声在外,麻烦事儿不久就来了。弥水城及周边的达官贵人有喜好附庸风雅者,都希望能得到一幅梅鹤寿的墨宝,装点门面。偏偏这个梅鹤寿性格孤傲,与他无缘的人一概谢绝为其写字。有好事者算来,他只给沂山慈济寺的得道高僧了尘方丈题过一副“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的对联,别的地方还真难见到他的字迹。就连平日里练字,他也是蘸水在大理石面上挥毫,练完之后,片字不存。
碰巧弥水城来了位知府大人叫解可仁,此人是个刮地三尺的贪官,偏偏也喜欢舞文弄墨附庸风雅。来了没三日,就打发衙役到梅家,叫梅鹤寿前来给他写字。梅鹤寿推托身体不爽,不能成行。衙役回禀后,解可仁很不高兴,要派人把梅鹤寿抓起来。师爷凑过来说:“老爷,穷酸文人就是这假清高的德行,这梅鹤寿远近也是个名人,老爷一来就抓他,在市面上也不好听,莫不如給他点儿小恩小惠,他肯定会摇头摆尾。”解可仁想了想,吩咐师爷带上礼物,拿着自己的帖子亲自去请。
谁知梅鹤寿和上一次一样,推托身体不爽,礼物也不要,让师爷碰了个软钉子。这师爷回来后,气哼哼地大骂梅鹤寿不识抬举。解可仁这次反倒乐了,自己为官20年,治下还没有人不给自己面子,第一次遇到这么个不识抬举的主儿,他还来了精神,决定亲自去会会梅鹤寿。
梅济世正在家里埋怨儿子不该得罪了知府的人,猛听得开道锣响,见知府老爷威风凛凛地来到了梅家,慌得他赶紧拉着儿子要出去跪迎,哪知梅鹤寿挣脱父亲的手,跳到床上蒙头大睡。
解可仁等梅济世磕完了头,才哼了一声说:“听说梅少爷身体不爽,本府特来探望!”梅济世只好说:“犬子偶感风寒,正在蒙头大睡发汗,承蒙大人挂记,小老儿代犬子叩谢大人。”说着,又要下跪磕头,解可仁摆摆手说:“罢了,本府不过赏识梅少爷是个人才,想和他切磋一下书法,既然他病得这么重,那就改日吧。”梅济世打躬作揖说:“犬子康复,一定让他到老爷府上赔罪。”解可仁一甩袖子,走人了。
梅济世战战兢兢地送走了解可仁,就到屋子里数落梅鹤寿不通人情。自古民不跟官斗,和知府老爷拧着,能有什么好果子吃?梅鹤寿争辩说:“我写我的字,他做他的官,井水不犯河水,我不喜欢这些俗人,干吗非要让他们污了我的字?”爷俩说不到一块儿,梅济世长叹一声说:“唉,咱梅家恐怕就要毁在你手里了!”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