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民间故事:茶叶蛋

2022-08-25 16:38:1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定贵”茶叶蛋,清朝末年,天下大乱,硝烟四起。江西九江的源顺盐号当家人汪定贵心里明白,大势所趋,属于徽商的时代要落幕了,于是,他变卖大部分资产,回到位于皖南山区的老家

“定贵”茶叶蛋

 

清朝末年,天下大乱,硝烟四起。江西九江的源顺盐号当家人汪定贵心里明白,大势所趋,属于徽商的时代要落幕了,于是,他变卖大部分资产,回到位于皖南山区的老家宏村定居。这一年,汪定贵八十岁。

从十六岁随村中长辈去九江当学徒,到后来成为“亿则屡中,佥日良贾”的徽商大贾,再到如今垂垂老矣的杖朝之年,汪定贵一辈子纵横商海,富甲天下,如今回归故里,心中除了叶落归根的喜悦,还有很多的不甘。因此,他花巨资办了两件事:一是捐了个“五品同知”的虚衔,二是在宏村建了一幢后来被称为“民间故宫”的私宅承志堂。以此表明,自己无论从商还是退隐,都是别人难以企及的。

早已习惯在商海中翻云覆雨的他,如今被困于这皖南偏僻小村,时间一久,难免心生落寞。为排解忧烦,他开始潜心修佛,渐渐地,也就有了很多启发。

人生七十古来稀,自己已过八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又想到这辈子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也不知道伤害了多少人的利益,他心生感叹,于是广开善门,修桥铺路,周济乡里。

这天,有人来求见汪定贵。此人五十来岁,说自己叫程喜,“小的求见老爷,一是想当面表达感激之情,二是想来府上应个厨子的差事。”

原来,程喜是个应承婚丧嫁娶的民间厨子,只是他厨艺不精,加上年景不好,一家老小穷困潦倒。

前段时间,天降大雪,程喜卧于风雪中瑟瑟发抖,正巧被路过的汪定贵看到,便施舍了棉衣与银两。

程喜借此机会,一是来感谢,二是想讨个差事。

汪定贵坐拥金山银海,什么样的菜没尝过,他身边就有一个叫常远的御厨后人,是花重金从九江带回来的。

一个民间厨子毛遂自荐,自然不入他的眼。汪定贵笑了笑,说:“你我有缘,不必多说了。”说着,吩咐管家给他几两银子,就要送客。

程喜却不走,又说:“老爷,家祖父名讳上程下和。”汪定贵一愣,仔细地打量起他来。

原来,汪定贵小时候家中雇了一个用人,就是程和。当时程和五十岁左右,既是家里的厨子,也是他的保姆。

小时候,汪定贵去村口的南湖书院上学时,都是由程和带着他去,一出门,程和就会掏出一个茶叶蛋给他,然后他一边吃着喷香的茶叶蛋,一边被程和牵着手穿过宏村的大街小巷。这个记忆莫名深刻,以至于他现在回想童年,印象最深的竟只有这一段了。

多年后,汪定贵回乡探亲,得知程和早已过世,去世之前,留下了一张煮茶叶蛋的配方。那配方倒也并不稀奇,无非是配以茶叶,加入八角、桂皮等常见的配料,不过,程和去世之前,还特意留下了汪定贵最爱吃的茶叶蛋配方,这恐怕已经不只是用人的忠诚了,更多的是对他的宠爱。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