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民间故事:没有封侯的李广

2022-08-27 14:04:54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李广何以不封侯,一 李广打仗十分骁勇。当时汉人畏匈奴如虎,可李广在边防前线与匈奴打了一場又一场的恶仗,“皆以力战为名”,直打得匈奴将士闻风丧胆,对他又敬又怕,称其为“

李广何以不封侯

 

李广打仗十分骁勇。当时汉人畏匈奴如虎,可李广在边防前线与匈奴打了一場又一场的恶仗,“皆以力战为名”,直打得匈奴将士闻风丧胆,对他又敬又怕,称其为“飞将军”。听说是李广镇守的边塞,争勇好斗的匈奴人心想,“我惹不起你,难道还躲不起”,便绕道而行,不敢去招惹他。几百年后,唐代诗人王昌龄来到边塞,面对枯草荒丘,追慕前贤,喟然长叹:“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个人得到朋友或自己人的称赞容易,可要让对手、敌人佩服称赞就非常不简单了,更何况匈奴这个对手也不简单。

李广行军作战,粗中有细,非其后的张飞、李逵之辈可比。有一回,李广率100多骑兵,遭遇了数千匈奴骑兵,下属害怕极了,想赶紧逃跑。李广镇定地对部下说:“现在我们离主力部队有数十公里之远,如果逃跑,匈奴骑兵追赶我们,我们寡不敌众,很快就会被他们杀死。如果我们停下不走,对方反以为我们是诱兵,不敢轻率攻击我们。”他命令下属不退反进,骑马到匈奴阵前一公里处,才下马解鞍,放松休整。这下,强悍的匈奴人疑心大起,越看越困惑。到了晚上,匈奴人担心汉军伏兵将至,连夜逃跑了。《史记》载,李广“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在等级分明的封建社会里,他做到官兵不分,殊属难得。“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他爱兵若子,充满人文关怀。以至李广自杀身亡时,全军将士皆痛哭失声。远近百姓,听说了也难过地流下眼泪。

身经百战,有勇有谋,还深受下属爱戴,李广晋爵封侯,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就像有些人,有文凭,有能力,群众口碑也不错,自忖提拔高升,立功嘉奖,唾手可得,岂料平生不得志,成功与荣誉,始终与他们无缘。更让人郁闷的是,一些才华比不上他,资历没有他老,能力远逊于他的人,一个个高升,一个个被重用。有的还是晚辈或原来的下属,让人好不尴尬!李广的堂弟李蔡,品德才华均属一般,名望也远远比不上李广。他和李广在汉文帝时,作为武骑常侍,拿“八百石”的薪水。可到了汉景帝时,李蔡步步高升,已拿到了“二千石”高工资。到了汉武帝时期,李蔡更是被封为乐安侯,高至丞相,位在一人之下,众人之上了。李广的小儿子李敢,跟随霍去病作战,也被封为关内侯。至于李广的老部下,晋爵封侯的就更多了。唯有这位名声显赫的飞将军,至死没有封侯。对此,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人,都有人认为是李广运气太差的缘故。李广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征,汉武帝悄悄吩咐卫青,李广运气差,不要让他当先锋与匈奴单于正面交锋。看来,李广“倒霉”在当时已成为朝野的共识了。唐朝诗人王维诗云:“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面对让人啼笑皆非的历史和现实,人们不得不发出宿命的叹息。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