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老罕王借箭
草人借箭
明朝万历年间,老罕王拉起队伍,举旗造反,要推翻腐败无能的明朝皇帝。他起兵不久,一连打了好几场胜仗,夺取了好几座县城。这个事轰动很大,万历皇帝知道了,日夜坐卧不安,派辽东总兵李成梁率军镇压。可是李总兵和老罕王曾经打过交道,知道老罕王武艺高强,深谋远虑,指挥打仗很厉害,不敢轻举妄动,怕吃败仗遭到皇帝的惩罚。于是,李总兵带领大队人马来到浑河北岸时,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扎寨,凭借天险河谷,扼守山城,待摸清对方情况后再合计怎么打。
老罕王的队伍浩浩荡荡,一路上所向无敌。可是他率领大军打到浑河南岸时,箭头用光了,又遭到李成梁部队的猛烈还击,一时箭如飞蝗,大队人马寸步难行。这时候,有的将领主张使用大刀片硬拼,老罕王坚决不同意,从容不迫地对将士们说:“敌强我弱,硬拼不行。要施巧计,向明军借箭,破城才能成功啊!”
老罕王挖空心思地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什么妙计来。他独自坐在帐篷里,愁眉苦脸,吃不下饭,夜里睡不好觉,心里总是在盘算着怎么样才能打败明军。老罕王想着、想着,冷不丁站起来,左手拍着脑袋,自言自语地说:“唉,有办法了,就这么干!……”
第二天,老罕王带领五百名兵士,披星戴月,到深山老林里去割草,回到营房里连夜扎草人。每个兵士扎两个草人,总共一千个草人,每个兵士拿一个,都在鸡叫头遍前送到浑河岸边,顺着河沿儿并排放着。鸡叫头遍时,老罕王一声令下,金鼓齐鸣,杀声震天。李总兵听到对岸的呐喊声,以为老罕王的大队人马要过河攻城,连忙命令弓箭手万箭齐发,射向对岸。天快亮时,老罕王命令手拿草人的兵士立即返回营寨,然后把新鲜的猪血洒到河岸边和浑河水里。早晨,李总兵登上城墙远看河岸,见到河岸血流成河,把浑河清亮亮的水都染红了,以为老罕王的队伍遭到惨败,高兴得手舞足蹈,当天就杀猪宰羊,犒劳了全军,特别是弓箭手的待遇就更优厚了。
老罕王一夜的工夫从明军手里弄来七八万支雉尾箭,高兴得唱起小调来。他怕李总兵识破佯攻的计谋,第二天晚上就改变了招法。他命令兵士边击鼓呐喊边射箭,使明军看不出破绽来,让他们以为这回真是要渡江攻城了。就这样真真假假地佯攻,使明军丧失了三十多万支箭矢。当第三天一大早收起草人,将箭头取下之后,老罕王对将士们说:“佯攻已经结束了,大家回到帐篷里歇息吧。”
老罕王手下一个有名的将领对他的决定想不通,气哼哼地说:“佯攻今天不能结束,明军的箭头还没射光呢……”
“嘿嘿!”老罕王用手拍着这个将领的肩膀解释说,“你把明军射来的雉尾箭仔细看看就明白了。今天射来的雉尾箭和头两天的不一样,雉尾已变色,细闻有点儿发霉味,这就证明了明军已经翻库倒箱,箭头用得差不多了。今天晚上我们再挑逗他们射一阵箭以后,便可悄悄地过河,连夜攻城。”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