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异闻:猫王不是猫
猫王
猫王不是猫,是涞阳一个卖鼠药的老头。
那时候,猫王六十多岁,家住涞阳城西二十里地的一个丘陵小村,一张圆圆的皱巴巴的大饼脸,细眼眯缝,长得有些随猫。猫王整天笑呵呵的,推车串村卖鼠药,逢涞阳城大集,便到县城角儿大街摆摊。
猫王不管走到哪里,都很热闹,屁股后边总跟着一群蹦蹦跳跳拖着鼻涕的孩子。人们喊:“猫王来了!”有人打招呼:“老猫来了?”老头呵呵笑着嗯嗯应着。猫王怎么那么招人?一是他装束古怪。头戴一顶猫头帽子,那帽子花花绿绿,猫眼猫嘴猫耳猫鼻子猫胡须画得栩栩如生,一张圆脸被帽子包裹起来显得十分滑稽。外罩一件画着黑斑纹的大黄罩衣,衣服后边还耷拉着一条软塌塌的大尾巴,还真的像一只古里古怪的大花猫。孩子们嘻嘻哈哈跑到他身后抓尾巴,猫王就故意和孩子们逗,玩转圈圈。二是他推的小车好看。猫王推一辆独轱辘小车,车上是只漆得五颜六色的倒凹字形木箱,木箱上几溜小抽屉,如同药店的药柜,上面还画了一幅老鼠嫁女图,一群老鼠抬着八抬大轿,一群老鼠高扬着卷曲的细尾巴排着整齐的队伍吹打各种乐器。车辕上绑着根竹子做的旗杆,上面飘荡的除了花花绿绿的旗子,竟还有两张风干的黄鼠狼皮子。猫王推起车子走动,就如同一座五颜六色的小房子移动过来。猫王还被人喜欢的又一个理由是他会说数来宝。“爬锅台上案板,踢烂盘子蹬烂碗;老鼠精老鼠能,不要梯子会上棚;喂个猪,喂个羊,总比养个老鼠强;吃了咱的老鼠药,先麻嘴,再麻腿,鼻孔眼里冒血水,大的吃了蹦三蹦,小的吃了就没命。”那时候,人们到涞阳城赶集,许多人就是特意带着孩子来看猫王的。
当然,猫王这样装扮自己最终目的是吸引人买他的鼠药。猫王的鼠药很灵,货真价实,老鼠吃了死光光。鼠药治鼠,猫也治鼠,猫和药都是对付老鼠的,在他这儿,猫也是药,药也是猫,这或许也是大家叫他“猫王”的一个原因。猫王的鼠药,用草纸包成小包,装在他的小抽屉里,三个小钱两包药,猫王从小抽屉里拿出药包,还要把包重新打开,用一根细细的牙签在一个小瓶子里一蘸,把牙签抽出来在细细的药末上弹两下,鼻子凑上来一闻,朝主家一笑说:“玉皇大帝下圣旨,老鼠马上要成仙,小磨香油喝二两,不白世间转一圈。”猫王每天都能卖出不少鼠药,虽说挣的都是小钱,但积少成多,猫王日子过得不赖。
不过,有一天,猫王遇到了麻烦。
那天,本来心情不错的猫王又来县城赶大集。不一会儿,见一个中年汉子吵吵嚷嚷朝这边赶过来。汉子撸胳膊挽袖子,到了猫王跟前先朝小车踹一脚,然后抓住猫王的脖领子,一个劲儿喊叫着让猫王偿命。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