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故事:藏宝洞(2)
惠民洞
知州这么一说,不到一天的时间,山上山下和洞穴旁都挤满了人。一些名门望族子弟争相去开铜锁,无奈还是打不开。这时,一个小伙子扶着一个老人来到洞口,那老人说道:“此洞是我找到的,且让我来试一试!”知州立马传话让老人进去。老人走路不便,便由其孙子扶着。这时大家都围了上来。老人来到洞里,看着铜门上有字,问旁边的孙子:“云儿,上边写的何字?”那叫云儿的照读了铜门上的字。那老人听罢,对云儿说:“云儿啊,修建水渠可是我一生之夙愿啊,我寻得此洞,莫非我与此宝有缘?门上说了如何打开此锁,我且去打开看看。”那云儿“嗯”了一声,扶那老人走到铜门旁,老人不用钥匙,一拧那铜锁,铜锁“咔”的一声就打开了,人群一阵哗然。此时知州立刻挥手下令:“切莫乱动,由官府推门取宝!”但围观的人岂能冷静,纷纷嚷道不许独占,还有人说:“此宝藏由民间寻得,又由民间之人打开,必须用于惠民之事,否则同归于尽,一同掉下龙东河也在所不惜!”水工老人也举手赞成。知州转了几下眼珠子,说:“龙东县民们,本州是来替本县县民取宝的,碑文上说,此宝取之惠民,本州定会用宝藏来修建水渠的。”县令听罢立刻也大声传呼:“本县用意也正是如此,如今建水渠正是急用之时,请县民们相信知州!”知州听罢瞟了县令一眼,微微点了一下头。县令心领神会,又继续安抚民心,说些绝不会贪此宝藏,定遵守藏宝之人遗愿之类的话,还和当地的县民们滴血为誓。终于,人群意见统一,同意官府推开铜门,取出宝藏。
几个官兵用力推开铜门,只见铜门里一块黑布把里洞全都挡住了,黑布中间写有两段字,上段写:“能打开此锁者,实为忠厚老实之人,铜门铜锁本未上锁,手开即可入内,门旁木箱钥匙是假,此门内有暗关,凡钥匙碰到铜锁者,门内暗关自会启动,铜门从内锁住,凡人力所不能入也。然,遇上忠厚老实之人,未想到开锁必用钥匙,见铜门上字‘开此锁,推门取宝,便会照说而做,打开铜锁。”
读完上段字,知州、县令和曾经试着打开铜门的名门望族子弟们都面红耳赤。
但人们的目光很快就留意到下段文字,下段写道:“得宝藏者,定当三日之内熔金马为元宝,用于修建水渠,若贪为己用,每隔三日,定有血光之灾!”文末注:“王因佑集款建渠,因元兵即到,为防元兵掳财,藏宝于此。”
知州寻宝心切,看完此文,便令官兵扯开黑布,探个究竟。黑布扯下,顿时一阵奇香扑鼻,黑布后赫然站立着一匹金光闪闪的大金马。此时正是黄昏,夕阳照下,洞口一片金黄。人群立刻又哗然起来。知州大叫:“宝藏寻得,待运往县衙,本州当遵循因佑公遗愿,兴建水渠!”县令附和:“本县当和知州共行大计,若无信誉,定受血光之灾。”见知州和县令信誓旦旦,人群哗然声也渐渐消去。知州便令官兵用黑布裹住金马,火速运回县衙。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