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传世故事:“海上敢死队”

2022-09-15 19:50:43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夫人寨,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兵败殉国之后,他的部将康定率领余部南下福州,孤军作战,不幸阵亡。这时强敌压境,军心涣散。就在这危急关头,康将军的夫人康三娘高举义旗

夫人寨

 

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兵败殉国之后,他的部将康定率领余部南下福州,孤军作战,不幸阵亡。这时强敌压境,军心涣散。就在这危急关头,康将军的夫人康三娘高举义旗,继续抗战。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她的悲壮故事。

传说,康夫人是名门闺秀,喜读兵书,又爱习武,刀枪剑戟,诸般武艺娴熟。因康定排行第三,乡邻就称她康三娘。她随军南下时,帮丈夫出谋划策,屡建奇功。这次丈夫殉难,她悲痛欲绝,但仍以国事为重,赶紧收拾残兵,退出福州,准备到闽南寻找郑成功部队。可是,木船到福州外海,突遇风暴,只好在海坛岛(现在的福建平潭县)登陆,安营于苏沃附近的一座山头上。

建寨以后,康三娘得到当地百姓的热心相助,造兵器,盖粮仓,设演兵场,同时垦荒种粮,作长期抗战的准备,队伍很快扩大到六百人。康三娘命令士兵在山顶上插上一根十数丈高的旗杆,挂上一面大旗,迎风飘扬。

这年夏天,一支千余人的清军,从莆田出发,分三路渡海进攻海坛岛,企图一举攻下山寨。康三娘早有准备,她首先派了两个得力的偏将,带两支兵马守住山寨北面的长江沃和细楼沃,依靠当地渔民的协助,摆下疑兵阵,在临海的山头上,遍插大旗,竖着许多披衣戴笠的“草兵”,敌方不知虚实,木船不敢靠近海岸,粉碎了清军从背后包抄山寨的阴谋。这样,康三娘就可以集中兵力,守住山寨南边的几个路口,对付正面进攻的清兵主力。清军多是北方的骑兵,经不起海上浪翻船晃,个个晕头转向。将官命令一部分士兵强行登陆,士兵一脚才踩上沙滩,只见义军挥舞刀枪,迎面杀了过来,吓得他们心惊胆战,跳水逃命。他们又不会泅水,多半淹死了。

后来清军挑选了一些识水性的士兵参加作战,康三娘招募了一批水性好、力氣大的渔民,编成“海上敢死队”,悄悄地从水里钻到敌船底下,硬用“铁”肩膀把敌船弄翻,剩下的一些船只仓皇无措,在激浪中团团打转,多数触礁,船沉人亡。

首战告捷,军威大振。接着,康三娘又连续几次击溃了小股敌兵的骚扰。清军不甘心失败,十天之后,又从福州、莆田等地卷土重来。这回他们采取“撒大网”的战术,在海坛岛各个主要的沃口登陆,从四面八方向山寨步步进逼。这时,康三娘的部下只剩下四五百人,面临数倍的敌军,不免顾此失彼,难以分兵作战,只好退守山寨,坚壁防御。

一连四个来月,敌军把整个山寨围得水泄不通,切断了义军和百姓的联系。义军粮缺水绝,又逢烈日如火,因而饥渴难当。康三娘心想:这样下去,肯定不战自败,不如拼死一战,或许还有生路。她亲自率领一支敢死队,趁夜色朦胧的时候,悄悄摸到山下,突然袭击敌营,敌军措手不及,折兵二百余人。但义军仍然冲不出敌军的包围圈。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