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三国战事(3)
辽河口战事
燕国这边,卑衍与杨祚却在暗自思忖,魏軍长途跋涉而来,粮草跟不上,不能持久战,等他粮草用尽退兵时,再一举消灭敌军。他们接到魏军一举突破辽河天险并弃营不攻,却直扑襄平的战报之后,万分惊慌,生怕老巢空虚不保,于是立即拔寨起兵,率领全军回援襄平,企图堵截魏军。
可是,早就埋好伏的魏军,左有夏侯霸、右有夏侯威,随着一声炮响,如两股黑风,席卷而来,卑衍和杨祚只能夺路而逃,逃到首山的时候,与公孙渊的军队迎面相遇,重整旗鼓,又杀回来,与魏兵交战,夏侯霸驱马只几个回合,就将卑衍斩于马下,燕兵大乱,公孙渊带着败兵逃回襄平城内,闭门坚守。从“据辽水抵抗”的中计转入“坐守襄平”的下策。公孙渊一步一步将自己推向司马懿的股掌之中。
238年的初秋,辽东阴雨连绵,一个月停不下来,辽河暴涨,平地水深三尺,魏军深陷大水之中,苦不堪言。此时的魏军,眼前有毕衍等不停地与他们迎战,身后的辽河口,东吴使臣羊道、郑胄和将军孙怡率领着大军也虎视眈眈,恐惧笼罩着困守在雨水中三军将士。左都督裴景无奈,请示司马懿,将军营安扎在前面的山上,司马懿大怒:“捉拿公孙渊指日可待,怎么能转移军营?如果再有人蛊惑转移者,斩!”裴景看司马懿如此震怒,再不敢出声,悄悄地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儿,右都督仇连也进来,还是建议司马懿将军营移到高处,司马懿怒不可遏,为了树立自己的军威,下令斩首右都督仇连……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司马懿深知,这次遇到的情况,和打上庸时不同,那时候,孟达粮草充足,但兵少,我军人多,可以四打一,但粮草只够一个月的,必须速战速决,所以会不遗余力猛攻上庸,只用了六天就解决战斗。现在恰恰相反,敌众我寡,他们聚守城内,粮草很快就会供给不上,我们如果趁此抢了他们的牛马,断了他们的柴薪,就会迫使燕军拼死逃跑。他对部下说:“尔等不必惊慌。等雨停了,大水退去,燕军的粮草也用尽,我们再发动进攻,来个瓮中捉鳖!”
司马懿一面派人回洛阳催促粮草,一面号令继续完成合围襄平,暗中赶做大批楼车、钩梯,以等待时机向襄平城进攻。这时候,魏廷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群臣都认为,秋雨下了一个多月了,兵马都浸泡在水中,很是疲乏,应该召回司马懿,再做打算。魏主曹叡却认为司马太尉善能用兵,他不听群臣劝谏,派人运粮解至司马懿军前。
这天夜里,司马懿走出营帐,夜观天象,忽然发现一颗斗大的流星,闪着长长的光焰,从首山的东北,落人襄平的东南,将士们见此情景,惊愕得不知所措,只有司马懿心中大喜,他说:“五天后,流星滑落的地方,就是公孙渊葬身之地。明天开战!”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