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人生百味:皖北古黄县的风味小吃(16)

2022-09-23 21:35:1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啥汤传奇,刘明德把挂着老招牌的拐角楼老店交给了小凤,自己则和大凤在县城开发区盘下一爿店铺,重打锣鼓另开张,挂出刘家啥汤新店的新招牌。当然,那根盛着

啥汤传奇

刘明德把挂着老招牌的拐角楼老店交给了小凤,自己则和大凤在县城开发区盘下一爿店铺,重打锣鼓另开张,挂出刘家啥汤新店的新招牌。当然,那根盛着“仙人指”的竹管,也被他带到了新店,照样被锁在灶台后的佛龛箱里。每天早上啥汤开锅之前,大凤虔诚地从父亲手中接过竹管,对着汤锅“点化”几下,就如同父亲多年来一直做的那样……

原以为这样的安排会使刘家的新老啥汤店来个“双赢”——小凤的老店有稳定的老客源,大凤的新店在自己的帮衬下定能拓展一片新天地,岂不是双赢?不料短短半年过去后,新店倒是日渐红火起来了,每天店中食客摩肩接踵,可老店的生意却一日不如一日,虽不至于门可罗雀,却远不能与往昔相比。

小凤夫妻俩挺纳闷:这啥汤的主料、佐料乃至火候,全是毫不走样地按父亲的吩咐来做的,汤熬焖出来之后的味道同以往相比,丝毫也没变化,可人们为啥就不喜欢喝刘家啥汤老店的啥汤了呢?

一番询问之下,便有老食客用筷子一指门楼,一语点破:“别瞧你这是老门老店老招牌,但没了仙人指的点化,俺就觉得这啥汤缺了那么一味儿,喝起来不那么鲜了!”

小凤夫妻闻言顿悟!夫妻俩关上门嘀咕了几个晚上,终于下定决心要来个偷梁换柱,把“仙人指”从新店里替换出来,先借用几天,待生意扭转后再神不知鬼不觉地归还回去,反正常年不曾见父亲打开过那根竹管!

小凤先来到一家玉器店,买了一根手指粗的长条玉石,又借给父亲洗换衣服之机,把吊在父亲裤带上的、开佛龛箱的钥匙飞快地送到配锁店里配换了一把。一个雨天的下午,趁着店中没有生意,小凤夫妻俩来到刘家啥汤新店,和姐姐姐夫同桌搓麻将,刘明德则同平常一样,在躺椅上轻微地打着鼾,午后小憩呢。

两圈麻将打下来,小凤找了个借口,悄悄地溜到灶屋里,走到老灶台后面,飞快地打开佛龛箱锁,拿出了那根竹管,“啪”的一声拧开了,往下一顺,倒出了“仙人指”。小凤低头一看,整个人僵住了:这哪里是什么“仙人指”,分明是一个青花瓷的童子哨啊!可……可这童子哨咋瞅着挺熟悉的呢?

小凤眉头紧锁,正苦思冥想,父亲刘明德突然来到了她面前。知女莫如父,今天小凤夫妻俩一来串门儿,刘明德就觉得小凤脸上的神情有点儿古怪,只怕怀揣着什么心事。因此,他虽然在躺椅上休息,微瞇的眼角余光一直没有离开小凤,待小凤离开麻将桌向灶屋移步,他心中不由下意识地一“咯噔”,赶紧悄悄跟踪过来,万不料小凤竟果真是在打“仙人指”的主意!

“你、你、你……”刘明徳如遭雷击,面色发紫,气噎声嘶,颤抖的手指指着小凤,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小凤大惊,忙把童子哨塞进竹管,却见刘明德飞步上前,一把夺了过来,紧紧揣在怀中,随后脚步踉跄,一头栽倒在灶屋门前……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