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人生百味:皖北古黄县的风味小吃(5)

2022-09-23 21:35:1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啥汤传奇,把仙人指卖给刘王瑗,这不是卖祖宗吗?刘文仁气得浑身发抖,想也没想便一口拒绝了。而刘王瑗当即黑了脸,拂袖而去 随即,刘文仁的麻烦事便接二连

啥汤传奇

把“仙人指”卖给刘王瑗,这不是卖祖宗吗?刘文仁气得浑身发抖,想也没想便一口拒绝了。而刘王瑗当即黑了脸,拂袖而去……

随即,刘文仁的麻烦事便接二连三地来了。当时为了治理黄河,河道总督坐镇徐州,把黄河古黄段当作治理重点,调拨几万民工和兵丁齐聚古黄,由刘王瑗统一安排,编成营屯,划片居住,筑堤开沟。刘王瑗大笔一挥,南关刘家的拐角楼首先变成了“民屯”,必须立即搬迁,而且一个子儿的赔偿也得不到!官令如山,刘文仁拖家带口,只得将啥汤店整体搬迁到城郊一个叫毛油坊的小地方。不料刚落脚开张没两天,刘王瑗又一纸“搬迁令”下来了,毛油坊又成了“勇营”,刘家啥汤店还要再搬迁!

“两迁”之后,刘文仁被拖垮了,几代人的积蓄也快花空了,深感小小的古黄县城“居大不易”,没奈何,他索性搬到了乡下去谋生。古黄城东北十八里有个梨花湾,人烟集市颇为繁华,刘文仁用仅存的积蓄在梨花湾东头买了一个空宅子,又开起了刘家啥汤店,心想:这回刘王瑗应该拿自己没办法了吧?然而,刘王瑗手中的毛笔跟长了眼睛似的,划拉得特别长,一纸文书上报给河道总督,随即河道总督批文,要开一条曲里拐弯的黄河引水渠从梨花湾东面经过。这下,刘文仁的新宅地又被征收了!

这最后一折腾把刘文仁完全折腾穷了,他被赶到了梨花湾南面二里远的无主荒地里,搭了几间四面漏风、冬凉夏热的茅草房,与孤魂野鬼为邻。但不论日子怎么艰难,刘家啥汤店总还是要开的。但这地方人烟稀少,生意冷清可想而知,真可以说是连鬼都不上门!

刘文仁深深体会到了“民不与官斗”的悲哀,心里更明白刘王瑗这是变着法子逼他交出“仙人指”,不交出“仙人指”,就会让他在古黄无立足之地,而离开古黄,只怕“仙人指”再无得到认可的市场,刘家啥汤店也必将风光不再!

妻儿啼饥号寒之下,刘文仁终于下定决心,到京城找老族兄刘墉去!

刘墉是谁?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是极得当今皇上乾隆青睐的体仁阁大学士,由于背比较驼,被人戏称为“宰相刘罗锅”。

刘墉怎么成了刘文仁的老族兄呢?这话说来有点儿长。

刘墉的先祖出自古黄,也算是刘老秀才的后人,明朝初年时为躲避战乱迁居山东诸城——这才真正是“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老刘家。刘墉少年时曾跟着他爹刘统勋来到古黄续家谱,就住在刘文仁家的啥汤店里,论起来两人是同族同辈,刘墉长刘文仁两岁,两人便以兄弟相称了。两人年岁相仿,一见如故,谈诗论文,非常投机。刘墉对刘家啥汤的美味赞不绝口。两人分手后也一直有书信来往,只是这几年刘墉的官越做越大,政务繁忙,两人音信渐稀。刘文仁本不愿意因为私事叨扰刘墉,可今天被“灭门县令”刘王瑗逼得走投无路,这才千里迢迢赶赴京城,让老族兄给他想个办法,保住刘家老祖宗传下来的“仙人指”!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