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人生百味:皖北古黄县的风味小吃(9)

2022-09-23 21:35:1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啥汤传奇,刘文仁一声长叹,道:老族兄啊,老弟我对刘王瑗确实有一肚子冤屈,只是话到嘴边难开口啊!昨天我何尝不明白老兄的意思?但我想,对于一个人,咱们

啥汤传奇

刘文仁一声长叹,道:“老族兄啊,老弟我对刘王瑗确实有一肚子冤屈,只是话到嘴边难开口啊!昨天我何尝不明白老兄的意思?但我想,对于一个人,咱们不能只盯住他不好的一面,更要多想想他好的一面!刘王瑗在古黄为官称不上贪酷,治河又有一套,连筑几道大堤,又挖了两条引水渠,黄河河患大为减轻,有功于一县百姓。我若是因为个人的私事告了他的御狀,皇上一怒之下必将他抄家问斩,我……我于心不忍呀!因此,我临时改变了主意,让小伙计摆好文房四宝,只求皇上一幅墨宝——有了御墨,就算是有了护身符,他刘王瑗再也不敢为难我了!”

刘墉听了,紧紧攥住刘文仁的双手,叹息不已:“以老族弟的文采,取功名当不在我刘墉之下,老族弟有一颗不计私怨、包容万物的仁心,实是有调和天下、量物用人的宰相才具,若是为官必将名满天下!老族弟却以汤鼎为业,可惜了!”

过了几天,刘文仁重回古黄县城,就在县衙门口搭了个草棚,把开啥汤店的锅碗瓢盆儿依次摆开,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看门的衙役不敢怠慢,急忙报给端坐大堂的刘王瑷。刘王瑗听后,怒火中烧:这刘文仁莫不是昏了头,竟敢跟我叫板!

但当他走出衙门一看,不由傻眼了,只见皇上的墨宝“天下第一啥汤”六个大字高高地挂在草棚上呢!刘王瑗起先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辨了又辨,确认是皇上的墨宝和玉玺印无疑,不由得两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三拜九叩……

第二天,刘文仁就被衙役们前呼后拥,请回了南关重回清空了的拐角楼。而刘王瑗也明白了刘文仁的一番良苦用心,感愧不已,从此洗心革面,收敛私心,为百姓实心办事。

刘王瑗担任古黄知县期间,不仅治河有功,修筑的几道大堤惠民至今,而且重新修订了古黄县志,这两件德政被人称颂至今。而在县志“风物记”册中,刘王瑗对刘家的啥汤和刘文仁各书一篇,赞其“味醇品厚,汤如其人”……

斗转星移,又是一百多年过去了,到了抗战年代,刘家啥汤店的掌勺人名叫刘金山,是一个五大三粗的红脸汉子。

民国27年,古黄被日寇占领,驻扎了一队鬼子宪兵,为首的宪兵队长叫小岛英之。这小岛的祖上是日本仙台的餐饮之家,专做味噌汤的。说来味噌汤在日本堪称“国汤”,其做法并不繁琐,锅中烧水,然后放入豆腐、萝卜、海菜及鱼类等食材。待食材煮得差不多了,最关键的一步便是放入味噌并搅拌,一锅味噌汤便完成了。这里面的味噌就是以黄豆为主原料,加入盐及不同的种曲发酵而成的大酱,本来起源于中国的豆豉,传说是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时传入的,因此起初名叫“唐酱”,日本人加以改进,谓之曰“味噌”。味噌保质期很长,三五年都不会变质,所以一直是军粮中的必备之物,当时侵华日军士兵都携带着大量味噌。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