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腐败之源,知府频使苦肉计,御史受骗入彀中(24)
空白表格
周观政细细品味了一会儿,才点头道:“嗯,是有点儿酒味,只是太淡了,我还以为是把面饼泡在酒碗里吃呢。”
说着说着,他酒瘾又上来了,也不知跑到哪里买回来两只烧鸡烧鹅和一坛黄酒,韩宜可只好陪他喝起来。
这时,邻桌上几个人的谈话引起了韩宜可的注意。只听刚才那位姑娘说:“要说西园寺这位慈惠大师,还真是位得道高僧。要不是他教导有方,怎么会有那么多苏州僧人做了方丈、僧值?”
对面一位戴头巾的男子道:“只是那些和尚都去了外地,要是还留在苏州,岂不给咱们脸上增光!”
另一位精瘦的年轻男子表示不赞成,道:“老海,这就是你缺乏远见了。你想想,苏州的和尚去外地寺院里当头头,长的还不是苏州人的脸?以后不管咱们去哪里游玩上香,都可以见到苏州老乡,这多有面子呀!”
老海道:“话虽如此,可是本地寺院里也得有几位苏州僧人主事啊。现在西园寺、寒山寺的和尚清一色全是外地人,没有一个是苏州本地的,总感觉美中不足。”
那位姑娘笑道:“这还不简单,你去出家做和尚,不就有苏州的了?”
老海也笑道:“对对对,李娟说得好,让宋宝善做和尚去,以后咱们在寺院里就有内线了。哈哈!”
宋宝善低头喝了一大口汤,道:“我才不想出家呢。咱们日子过得这么舒服,谁肯放着清福不享,去陪伴青灯古佛呢?”
老海道:“这不就结了嘛。咱们苏州富甲天下,家家户户富足殷实,谁也不愿意出家。既然这样,何不多请些外地人来做和尚?咱们是又有好日子过,又有神灵庇佑,多好的事情啊!”
听到这里,韩宜可忍不住插话问道:“敢情西园寺的和尚都是外地的,那你们苏州的僧人都去了哪里呀?”
看样子李娟是个好说好笑的姑娘,她立即答道:“别的说不清,我只知道有位叫明慧的和尚去了五台山,好像是做了方丈。”
宋宝善道:“明心和尚到开封大相国寺做监院去了。以他的那点儿慧根,若不是靠慈惠大师培养,这辈子到老恐怕也只是个烧火僧。”
韩宜可心想,慈惠大师是洪武十二年来的西园寺,短短几年时间,送出去这么多高僧,连烧火的和尚都成了监院,这也太神了吧。而且升职的全都是苏州人,这是怎么回事?是苏州的和尚慧根高于常人,还是慈惠对他们特别关照?佛家讲究众生平等,以慈惠大师的道行,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他厚此薄彼的目的何在?
“快点儿吃,吃完饭我们马上赶赴开封。”韩宜可对面红耳赤的周观政道。
周观政喝酒不能超过三碗,超过三碗就把持不住,非喝个痛快不可。他正喝得起劲,听了这话,扫兴地说:“去开封做什么,开封又没有西园寺?”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