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腐败之源,知府频使苦肉计,御史受骗入彀中(44)
空白表格
刚说到这里,一个微弱的声音忽然说道:“我知道。”
众人循声望去,不知何时人群外围站了一个邋里邋遢的僧人,正眼含恐惧地望着韩宜可。僧人身后跟着个肮脏不堪的疯子,疯子脖子上挂着个小小的布兜,里面露出一沓凌乱的宝钞来。
白如雪一眼认出这个疯子就是范瓯。不用说,定是和尚们把好端端的范先生残害成这样,觉得愧疚,才送给他这些宝钞作为补偿的。
韩宜可看着那僧人面熟,回想一会儿,才认出正是那个打杂的傻和尚,名叫悟能。
大家颇感意外,想不到西园寺遭此劫难,居然还有幸存者。
韩宜可走过来,冲着悟能双手合十,郑重地问道:“悟能师父,你知道什么?”
悟能显出很腼腆的样子,先低了头,又侧脸指着僧房的方向,说道:“这些和尚都是茶陵县的,跟陈知府是老乡。他们……”
不等悟能说完,韩宜可早已恍然大悟,道,“噢,我明白了!”迫不及待地喊道,“陈知府,原来你……”可是在人群里寻找陈宁时,哪里还有他的影子?
第九回 百变知府惶急遁 画蛇添足破绽留
韩宜可大叫:“不好,陈宁畏罪潜逃了!”
众人还没回过味来,怎么转眼间又有了陈知府的事了?韩宜可顾不得解释,命大家立即追赶陈宁。
此时,周观政、吴讷、白如雪、纪纲和几名锦衣卫都在场,苏州府衙的官员们也有不少跟了来。听见韩宜可喊追,一时都不知所措。谁也没看见陈宁几时离开的,往哪儿追呀!出了寺院,只好分头追击。
韩宜可把西园寺这边的事交给两名苏州官员,自己和周观政急匆匆回了苏州府衙。
刚到门口,一群捕快已闻风而动,集中在府门外待命。他们心里清楚,自己虽然身为陈知府的下属,但陈知府既然出了事,他们肯定会被派出捉拿陈知府。这是公门中的规矩,由不得自己,哪怕是他们对陈知府感情深厚。
韩宜可考虑一下,留下几个听用,其余人立即封锁四门,协同白如雪他们追查陈宁的下落。
正在这时,大门洞里走出来一位贴书模样的后生。韩宜可问他可曾看见陈知府,贴书皱眉想了想,道:“刚才好像去了后院他的住处。”
众人闻听,忙随韩宜可奔向后院。可是,里里外外搜查了几遍,都没有陈宁的影子。四周的围墙一丈多高,又有杂役不时地进进出出,陈宁一介文官,不可能翻墙而过,再说墙上也没有丝毫攀爬过的痕迹。
一名捕快忽然疑惑地说:“刚才那个贴书是谁呀?怎么以前没见过。”
捕快们受到启发,也纷纷狐疑起来。大家在此供职多年,从不认识那个贴书。
韩宜可懊悔地一拍脑门,道:“那个贴书就是陈宁!”
周观政道:“不会吧,陈宁四十多岁了,那个贴书不过二十来岁。众目睽睽之下,还能辨识不清?”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