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腐败之源,知府频使苦肉计,御史受骗入彀中(52)
空白表格
韩宜可轻声骂了一句:“好狡猾的伎俩。”又说道,“据我所知,户部每年考校钱粮,各地都会出现误差。你们苏州府的假账册混了进去,是不是就不会有误差了?”
苏兴吴道:“大人您没搞清楚,丈量田亩与考校钱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三年搞一次,后者每年搞一次。后者的数据是户部根据经验冒填的,是瞎估计,误差肯定会有的。正因如此,我们的假账册永远不会露馅。”
韩宜可思索一会儿,才明白其中的道理,然后问道:“你们隐瞒了这么多土地钱粮,那余出来的款项去了哪里?是不是都被你们贪污了?”
苏兴吴突然哭求道:“卑职恳求大人救我一命,今后卑职誓死效忠大人,甘愿为您当牛做马,赴汤蹈火!”
韩宜可从椅子上直起身子,看着苏兴吴,道:“你有话尽管直说。”
苏兴吴追悔莫及道:“卑职先后贪污了十五万贯,只要大人肯饶过我,我情愿把赃款全部交出来。大人千万别要我的命呀,我不想死呀!”
韩宜可心想,十五万贯,依着皇上的脾气,不把你满门抄斩就不错了。你还想活命,简直是笑话!
为了稳住苏兴吴,韩宜可答应道:“好吧,本官会酌情办理的。现在我问你,陈宁在苏州任职已经六七年,你们瞒报的钱粮应该是个惊人的数字。而你只得到十五万贯,莫非其余的都被陈宁独吞了?”
苏兴吴道:“这个卑职的确不太明白,只知道陈知府家乡曾多次来人,每次临走都要大包小包带回去很多东西。其中是不是藏有钱钞,卑职就无从知道了。”
韩宜可点点头,继而又问道:“陈宁平日与慈惠大师来往多不多,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利害关系?”
苏兴吴回忆着说道:“如果不是悟能和尚说出他们是同乡,卑职还真不知道他们有这层关系。我只知道陈知府原来并不信佛,可是后来慈惠大师进了西园寺,不知为何他就成了虔诚的佛教徒,三天两头往寺院里跑。特别是西园寺,他几乎成了那里的常客,有时候晚上也去寺里进香。至于二人之间存在什么利害纠葛,卑职不得而知。”
韩宜可长长地出了口气。到这里陈宁的犯罪事实基本清楚了,只要抓住他本人,本案就算告破。
茶陵县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西麓,因陵谷多生茶茗而称茶乡。炎帝神农氏曾在这里教民耕织,死后葬于茶乡之尾,故称茶陵。五岭村位于茶陵县东北部的荒山丘陵地带。这里土地瘠薄,茶叶少得可怜,百姓生活远不能与其他村镇相比。
韩宜可带领周观政等人来到火岭庄,余敏、门达、许显纯也在这里与周忱会合,正一块等候韩宜可。那个叫明智的和尚已经被抓到。据余敏汇报,他们是在杭州附近发现明智的。当时明智正由茶陵县前往苏州寻找押送雕像的镖师。明智交代说,他就是负责在茶陵接镖的人。由于过了期限,仍不见镖局的人到来,故此沿路去找寻。走到闲云庵,才从尼姑们口中打探到镖师被杀的消息。余敏他们经过闲云庵,听尼姑说曾有一个形迹可疑的和尚来过,便加紧搜捕,最后在杭州郊外抓住了明智。从明智口中还了解到,他与明道和尚是五岭村之一的金嶺庄人。以前二人都曾做过山贼,后经慈惠大师点化才半路出家的。为了掩人耳目,谎称是镖师出身。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