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大师爱国,慨然捐瓷。一代义商,笑看人生(11)
大瓷商
宋义和看着李清兰的脸喜笑颜开地喝了一杯又一杯,不一会儿,他就酒劲借着药劲趴在桌上睡着了。
李清兰确认宋义和沉睡了之后快步走进了外间屋。
“外国人的东西真挺管事,姓宋的已经睡死了!”李清兰着急地看着慈宝华说,“宝华,这是什么物件让你动这么大心思?”
慈宝华捧着斗笠碗郑重地说:“它是南宋年间的酱釉龙纹斗笠碗。”
“真的能值三十斤上等云烟?”李清兰看着桌上的斗笠碗,好奇地问。
“三十斤上等云烟算什么?这算得上是国宝中的国宝,无价之宝!”慈宝华捧着斗笠碗欣赏着上面的花纹,有些陶醉地向李清兰讲解,“你看啊,碗内塑有树叶纹,釉面光亮湿润;外壁是浮塑造型龙纹,十分少见。内施白釉,工艺独到。这些工艺做出来得前后烧制二十年!”
慈宝华说着情绪突然低落下来,皱着眉叹气道:“这宝贝要是让姓宋的卖给日本人,那可真是造了大孽啊!”
李清兰双手按住慈宝华的肩膀,坚定地说:“我懂你的意思,这样珍贵的国宝不能落在姓宋的这个烂人手里,更不能让他卖给日本人!”
李清兰看着慈宝华手里的斗笠碗,又看里屋昏睡的宋义和,忧心地说:“大夫说安神药一次只能用两片,药效最多持续十个小时,到时候姓宋的醒了,管咱们要东西咋办呀?”
“没事。十个小时够用了!”慈宝华握住李清兰的手,“我现在就做一个赝品给他,真品咱们藏起来!”
李清兰看着斗笠碗,脸上露出疑惑的神色,慈宝华解释道:“我做的赝品不敢说一定能以假乱真,可蒙蒙他姓宋的还是有把握的。过一会儿,我跟他说这东西能把北平捎带着东北的烟土都能换来,他一贪财就不会卖了,这样赝品也就不用见人了。”
李清兰点点头,赞叹道:“宝华,你想得真周到!事不宜迟,赶紧动手吧!”
慈宝华拿着酱釉龙纹斗笠碗在店里寻找大小、形状与之相似的瓷器,翻找半晌,终于找到一个仿造的明朝嘉靖的瓷碗。慈宝华顾不得多想,火急火燎地修整器型、雕刻花纹、上釉、做旧……
趁着宋义和还没睡醒,慈宝华便和李清兰来到后院卧房里,把柜子挪开,撬起一块地砖,把下面挖空,将真品藏在了里面。
待所有事情忙活完,天都黑了,李清兰刚走进前厅,就听见宋义和在里屋大声招呼:“有人没有?人呢?”
李清兰急忙走进里屋,笑脸相迎道:“宋爷,您醒了?”
宋义和有些尴尬地咳嗽了一声,然后不好意思地问道:“清兰妹子,你们当家的呢?”
李清兰走到柜台旁,拿起柜台上的包袱,说:“宝华为了给您鉴定这个宝贝,查了一天的资料累坏了,正在后面歇着呢。”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