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年代故事:儿子身份真相大白,老父悔断肠(12)

2022-09-24 16:28:45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特殊叛徒,说说吧,你是怎么锄奸的?老于问。 冯老汉就把锄奸不成,又被冯生放出县城的经过说了一遍。 老于说:汉奸的类型有很多种。有抵不过严刑拷打的,有

特殊叛徒

“说说吧,你是怎么锄奸的?”老于问。

冯老汉就把锄奸不成,又被冯生放出县城的经过说了一遍。

老于说:“汉奸的类型有很多种。有抵不过严刑拷打的,有经不住美色诱惑的,有贪生怕死的,有贪图富贵的。冯生属于哪一种我不知道,可是单就他帮着鬼子抢粮,祸害老百姓,就已经成了一个汉奸。至于他在城门口放了你,或许只是一时的良心发现,不影响组织对他的定性。只要是汉奸,我们就必须铲除。我要留在这里几天,完成这个锄奸任务。这也是组织的意思。”

听说是组织的意思,冯老汉表态说:“出了一个汉奸儿子,我没什么好说的,服从组织安排。”

陈武、马山也点头表示赞同,唯独枣花心里五味杂陈。

离山远一点儿的村子也开始被集村并家,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背井离乡,被赶进“人圈”,村子里的粮食也都被集中到日军军营,严密看管。阻止鬼子断绝粮道迫在眉睫,锄奸也迫在眉睫。

老于说:“咱们不能老在山里窝着,只有下山才能有机会锄奸。这样吧,你们几个留在山上,我下山锄奸。”

“这怎么行,”冯老汉说,“你可是抗联的交通员。”

老于直截了当地说:“因为冯生是你的儿子,是枣花的恋人,是其他抗联战士的战友。大家都有情感上的纠葛,不适合锄奸,所以还是我去比较合适。这是命令,你们就在山上等着就行了。”

老于故意把“命令”两个字说得很重,冯老汉当然听得出来。现在已不仅是锄奸的问题了,还得避嫌,万一行动再次失败,就有些说不清楚,他只得点头同意。

老于检查了一下自己的短枪,下山了。

大约行了二十里,老于忽然发觉身后有人跟踪,就机警地隐蔽起来,待那个人走近,仔细一看,原来是枣花。

老于从隐蔽处走出来,问道:“枣花,你怎么来了?”

“来跟你锄奸。”枣花说。

“不是交代清楚了嘛,让你们留在山上。你赶快回去。”老于说。

“不回。”枣花说,“你是交通员,锄奸是抗联小队的事。”

“你下得了手?”老于问。

枣花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

面对倔强的枣花,老于没有办法,只得苦笑一下,带着她一起前行。

两人正走着,突然看见前方升起了一股烟。他们跑到一个高处细看,才看清烟是从不远的一个村子里冒出来的。原来日军正在那个村子里烧杀抢掠。

“这回有机会了。”老于说,“这段时间,汉奸一直带着鬼子抢粮。冯生应该在那个村子里。”

两个人立即隐藏在村头的一片树林里,林中的那条路是日军抢粮后运往宝清县城的必经之路。他们在林中潜伏了很久,才听到日军赶着马车进了树林。先是过去三辆马车,后来便看见了十几个日军。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