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故事:儿子身份真相大白,老父悔断肠(14)
特殊叛徒
沉默了片刻之后,冯老汉说:“这个汉奸一天也不能留了,我们要给老于报仇。”
“怎么除?”陈武问,“他出现的时候,身边总有日军,老于的死就是代价。”
“明着不行,咱们就暗中行动。”冯老汉说,“我想再入县城,除掉这个畜生。”
“你不是去过一次了吗?不容易得手。”马山说,“县城里,鬼子的眼线多,很容易暴露。”
“你们记着,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打死这个汉奸,这可是上级的命令。”冯老汉说。
“上次锄奸不成,汉奸就会更谨慎,”马山说,“这样吧,这次是最后一次,务必成功。咱们多去几个人,相互照应,配合行动。”
“我还参加,”枣花狠狠地说,“老于的死跟我有关,是我那一枪打偏了。”
冯老汉想了想,说:“好吧,就咱们三个去。陈武留守营地。七天内,我们回不来,你就去兰棒山总部汇报。”
待日军完全消失了,冯老汉、枣花和马山迫不及待地跑到了老于的伏击处,看到了老于的尸体。他死得很惨,身上的很多槍眼都在往外冒血,让人不忍细看。冯老汉硬是用随身带着的匕首挖了一个土坑,把老于埋葬了……
六 铁锹
待一切安排完毕后,冯老汉、马山、枣花下了山。他们去水边买了三担鱼,扮成结伙卖鱼的鱼贩,挑着鱼担赶往县城。三人通过守城的日军盘查之后,进了城。
因为不知道冯生的行踪,三个人便分头查探,约定在城西的关帝庙里会合。
在枣花和马山挑着鱼担离开后,冯老汉想了想,就挑着担子朝日军的军营走去。他来到日军军营前,放下挑子,开始叫卖。
临近中午,从军营里走出一个买鱼的人,一开口就要十斤鱼。冯老汉问:“你可没少买,吃得了这么多鱼吗?”
那人说:“吃得了,我是军营里的伙夫,马队长说今天加菜,大厨让我买十斤鱼。”
“马队长我不认识,倒认识那个叫冯生的。”
“别提他了,”伙夫埋头整理着竹筐里的鱼搭腔道,“昨天他差点儿送了命,被抗联打了一枪,还好命大没死。”
“这鱼新鲜,你照顾我的生意,买了这么多鱼,我谢谢你,这条大鳝鱼送给你吧。”冯老汉从另外一个筐里拎起一条大鳝鱼递给了伙夫,继续问道,“马队长加菜,肯定是给他压惊。”
“以后经常来照顾你的生意。”伙夫笑着接过鱼,点头道,“你还别说,今天没看到他,应该是在家养伤呢。”
“他住哪里呀?”冯老汉不紧不慢地问道。
“嗯?”伙夫有点儿警觉地看着冯老汉。
冯老汉忙笑着解释道:“我和他是一个村子的人,听说他受伤了,我也给他送点儿鱼炖汤,补补身子。”
“看你这鱼好,我就告诉你。”伙夫笑了笑,回答道,“他就住在日军军营后面的那个红漆大门的宅子。我昨晚还给他送过饭菜呢。”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