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故事:神秘宝藏世代传,贪心浪子冒名来领(13)
我就是阿顺
阿顺摇头。
“是茶呀。我一不贪杯、二不多食,唯一喜好的就是茶。”徐秀才拿起桌上的茶壶在手里把玩,“老太爷过日子勤劳惯了,见我悠闲喝茶,多少有点儿不高兴,我便与老太爷讲明,希望他容我这一嗜好。老太爷说,我的家业你这口茶是喝不穷的,喜欢喝就买吧。这下好了,以后咱们喝自己种的茶,更好了!”
“是呀,以后你的茶可就不愁供应了!”阿顺笑着起身道,“准备一下,吃完饭我们下山。”
“行,提起种茶我就兴奋……对了,少东家请留步。”徐秀才快步走到书桌前,拿起一本线装的《素问》递给他,“还记得这本书吧?您在省城念中师学堂时,我曾送给您看,当时您说看不懂,现在拿去读读吧,对您有好处。人生在世,要学会爱惜身体。”
阿顺道:“好,我有空去看看。”
徐秀才道:“最好读进去。想当初我和老东家从土匪窝逃命,别的东西都没拿,就带出了这本书。少东家,我看您脸色不太好……”
“行了,我认真看就是。”阿顺拿着书,头也不回地走进后院。
徐秀才怔怔地盯着阿顺的背影,心中自语:也许我的想法过时了,可他家老太爷却受我规劝,爱惜身体,一生没娶二房。唉,我这是多操心了……他摇着头慢慢踱回自己屋里。
徐秀才今年七十有六,是贵州遵义县人,祖上几代均为武林高手。他年幼时曾随父亲习武强身,练过几手拳脚。十二岁那年,他全家死于武林争斗,事发时,他在私塾先生家上课,幸免于难。后来,那位私塾先生收养了他,视如己出。十六岁时,他已通读《全唐诗》《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本草纲目》《伤寒论》。后来列强争斗,战火四起,他从军谋生,在一次讨伐土匪的征战中被匪首生擒,关进了潮湿的山洞里。土匪头子杀人成性、残暴无度,尤喜好以壮年男子的睾丸下酒。徐秀才和被俘的官兵无疑将成为他的下酒菜。徐秀才被俘第五天被拉出山洞,就在他被剥光衣服、即将惨遭厄运时,徐秀才看见土匪头子脖子上长了一片溃烂的痈疽,他急中生智喊道:“我有祖传的秘方,我能治好大王脖子上的疮!”
土匪头子连忙喊刀下留人,让年轻的徐秀才配药治疮。在此之前,徐秀才从未给人看过病。为了活命,他凭借对《本草纲目》的记忆,用蟾蜍、地黄入药,敷在患处。三天后,土匪头子溃烂的痈疽已好了大半。他欢喜地吩咐下人摆酒设宴,称呼徐秀才为“绿林神医”,徐秀才这才保住了一条命。
一晃六年过去,徐秀才已年届三十。那一年,郭老太爷带人贩卖私盐,被土匪连人带货截住,绑在山寨中。徐秀才可怜他一天未进水米,拿来水和馒头喂他。郭老太爷那会儿刚从父亲手中接过家业,想突破既有的田亩收益,贩卖私盐积累财富,没想到落进了匪巢,唯恐小命不保,苦苦哀求徐秀才放他一条生路。早想逃离土匪窝的徐秀才,答应晚上带他一起下山。是夜,徐秀才带着那本从未离身的《素问》,和郭老太爷一道,逃出了匪穴。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