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故事:教授遁空门,真假难辨,美女查原因,引来杀身之祸(6)
出家之谜
“大师,您与谢教授经常在一起谈经论道,不知平日里是否观察到她有出家的意愿?”
智真长老道:“谢居士是经常来敝寺与我讨论佛法,但多半是‘楞伽经’与‘般若经’中的问题,很少谈论俗事,也从未透露过她有出家的想法。刚才听你说她已断然出家,这让老衲吃惊不小,真是不可思议啊!”
“哦!”安文静愣了一下,又问,“大师,若是谢教授真的出家了,她老人家多半会去哪儿呢?”
智真长老闭目沉思了一会儿,说:“她最有可能去碧水溪镇的莲花庵,安施主不妨去那里打听一下。”
“多谢大师,我这就去那儿看看。”
安文静说罢,告辞出来,即刻乘上出租车,赶到位于临渝市南郊的莲花庵。
莲花庵的住持是静严师太,她一听说是临渝大学教授谢逸林的学生有事找她,马上让人把安文静领到了她的面前。
“安施主今日到敝庵,莫非是受了谢居士的委托?”静严师太和东华寺的智真长老一样,都是谢逸林多年的朋友,谢逸林也对几个来往密切的寺院、庵堂捐了不少香火钱。
安文静又将谢逸林突然出家之事告诉了静严师太。
静严师太听后,一脸愕然,说:“谢居士以往常来敝庵与贫尼一起讨论佛法,却从未流露过任何出家的意图或想法,如今她一声不吭地离开,实在令人费解!”略加思索后,她又说,“临渝市共有三处尼姑庵,唯有我这莲花庵规模最大,条件最好,谢居士若真要出家,也应来我这里才是,难道……”
“难道什么?”安文静忙问。
“难道她去了其他城市,甚至是外省的尼姑庵?这样吧,我先打两个电话问问。”
静严师太分别打电话到了临渝市的青云庵和明月庵,那两处的住持告诉她,近期谢逸林根本不曾去过她们那儿。
安文静怅然若失地离开了莲花庵。临别时,静严师太告诉安文静,她将设法与其他地方的尼姑庵取得联系,希望能够发现谢逸林的踪迹。
数日后,静严师太打电话给安文静,说她已经联系了本省及邻省的几十处尼姑庵,均未发现谢逸林的踪迹。
安文静一下子蒙了,看来,老师暂时找不到了!
老师究竟去了哪儿呢?出家而不在尼姑庵里,难道真的云游去了?不对呀,就算是云游,也会和附近的庵堂有联系。况且,老师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体质孱弱,一大把年纪的老人家,四海云游也不现实啊!
难道她出了意外?比如被人绑架了!
一念至此,安文静吓了一跳,一种不祥之感袭上心头。老师如果遭遇不测,而我却在寺庙和庵堂之间苦苦寻找,这岂不是白白耽误了时间?
她越想越害怕,觉得应该尽快和谢小云联系,让谢小云好好回忆一下,老师是否有潜在的仇家。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