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故事:翻手为云覆手雨,阎王小鬼俱听差,人间冤苦何处诉
巨匪陈别三
招风奇耳娘胎带,性格乖戾恶盈怀;自从混入草莽后,百里山河腾烟霾。敲诈勒索等闲事,杀人放火信手来;翻手为云覆手雨,阎王小鬼俱听差。人间冤苦何处诉?屠龙犹盼新时代。
一 杀人落草 外号“别三”
1902年某夜,一声清脆的啼哭惊破了鄂西北纪洪岗的宁静,一个小男孩降临人间。孩子的父亲陈随高兴奋得连打了几个喷嚏,儿子顺利降生,意味着他人生最大的事——传宗接代有指望了。当他抱起襁褓中的儿子,准备仔细欣赏一番时,双手却不由自主地哆嗦起来,因为他一眼看到了儿子那双奇大的招风耳。俗語云:招风耳招灾惹祸。陈随高心里十分忐忑,思前想后,给儿子起了个名字陈训兆,训是辈分,兆则是取祈祷吉兆压邪之意。因儿子上面有两个堂兄,在本家兄弟中排行第三,因此又起了个小名陈汉三。
不久,陈随高和他的兄长陈家高分了家。陈家高因有一手糊灵屋的手艺,种田带开纸扎铺,手里总有几个活钱,日子过得颇为红火。而陈随高却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天到晚只知道倒腾几亩薄田,勉强混个肚儿圆。不富裕的家境使得陈汉三长到六七岁的时候,便不得不打着赤脚,在荒野里放牛割草。当他看见其他孩子背着书包快快活活地上学堂时,他心里又是羡慕又是沮丧,于是和父亲纠缠,说他也想上学。也不知纠缠了多少回,在陈汉三九岁时,陈随高最终狠了狠心,勒紧裤带,送陈汉三进了私塾。但陈汉三根本不是读书的料,读了六年书,也只认得百十个字,陈随高无奈,便让他辍学回家。
平静的日子本可令陈随高知足,但每当他看到儿子那两只招风耳时,做父亲的心里总要“咯噔”一下,生出些许担忧。为了让儿子能安分守己,陈随高早早地给陈汉三订了亲。在陈汉三满十六岁时,陈随高迫不及待地给儿子完了婚。有了媳妇拴住儿子,陈随高心中一直隐匿的不安情绪终于得到缓解。他想,儿子从此被套上了笼头,应该会像自己一样安安分分地过日子了。可陈随高万万没料到,就是这个为了拴住陈汉三的儿媳妇,促使陈汉三当了土匪。
结婚那天,陈家的亲眷们都很高兴,唯独新郎官陈汉三兴奋不起来,因为他才十六岁,完全不谙儿女情事。他懵懵懂懂地被司仪指挥着和新娘子拜了天地,又不由自主地被看热闹的人推进了洞房。在花烛光影中,他按照爹娘事先的吩咐,揭开了蒙在新娘子头上的红盖头。新娘子露出了含羞的容颜。她长得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五官端正,一对凤眼忽闪忽闪的,在红烛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动人。可陈汉三只是发呆地站在那儿,不知怎么办才好。
一个时辰后,新娘子张氏觉得蹊跷,睁大眼睛打量了新郎一番,这才明白丈夫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大娃娃,只好莞尔一笑,道:“天不早了,咱们睡吧!”说着,先爬上了床。见新郎仍然没有动,张氏又催了起来,陈汉三这才迟迟疑疑、笨手笨脚地解开衣服爬上床去。张氏凝望着身边的新郎,好半天不见他对自己有什么亲热的表示,便主动地向他靠了靠,一只手有意无意地搭在了陈汉三的身上。她比陈汉三大几岁,情窦已开,好大一会儿,没见新郎有什么反应,张氏不免有些心灰。但她又想到恐怕是郎君太小,还不懂情事,心中十分委屈,不由得滚到一边偷偷饮泣起来。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