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都督阴计,挟天子令诸侯(6)
唐宫艳谍
明月坐在旁边,眼睛一眨一眨地问:“味道如何?”
李旦一笑,道:“清雅之人,煮清雅之茶,自然有清雅之香。”
明月噘着唇,略带嗔怪道:“我问茶呢。”
李旦一笑道:“朕是在说茶啊。”说到这儿,又缓缓补上一句,“也是说人。”
明月脸一红,低下头去,静静地喝着茶,不再说话。
吴公公轻轻地走进来,在李旦耳边嘀咕了一句话。
李旦顿时放下茶杯,不高兴地道:“他怎么来了?”
明月听说有人进宫觐见,站起来准备离开。
李旦做了个手势,让她继续品茶,然后对吴公公道:“就说朕在忙,这会儿没空。”
吴公公答应一声,走了出去。不一会儿,外面响起了脚步声,接着是吴公公的声音:“魏王,魏王,待老奴进去禀报。”
可是,魏王武承嗣未等吴公公回报,大踏步走了进来。看见李旦和明月在喝茶,他嘿嘿一笑,躬身道:“陛下好清闲啊!”
明月在旁边,听了吴公公嘴里“魏王”的称呼,知道眼前站着的就是太后的侄儿武承嗣,看他一副嚣张跋扈的样子很是讨厌,就轻轻一笑,对李旦道:“在大唐,大臣见到皇帝可以不跪下叩头吗?这是大唐的哪一条律法啊?”
武承嗣听了,愣了愣,忙跪下叩头。叩罢,他抬头看着李旦,希望能让他起来。可是李旦装作忘记了一般,问道:“魏王进宫,有什么事情啊?”
武承嗣道:“臣今日来,是希望陛下能带领群臣,给太后上一个尊号。”说着,他从衣袖里拿出自己的奏折,准备站起来。
明月在旁边道:“魏王,陛下让您起来了吗?”
武承嗣无奈,只得再次跪下,双手高高举起奏折。
李旦接过奏折看了。武承嗣在奏折里大拍马屁,说皇太后武氏德配天地,才迈古今,应上尊号“天地金轮神圣皇太后”。
明月看见武承嗣的一双昏花老眼时不时地悄悄看向自己,感到浑身不舒服,仿佛爬着一个毛毛虫一般,她遂对李旦道:“陛下处理国家大事,臣妹不便参与,这就告退。”说完,她双手下扶,盈盈一屈,转身缓缓离开,走向宫门。
她心里很清楚,太后加快了夺位的步伐。她甚至猜测到,太后最近满足皇上分封皇族的要求,以及此前处死刘贵妃,大概都是为自己夺位做铺垫,她绝对不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有节外生枝的事情发生,譬如李旦到时不退位或外臣清君侧等等。
明月觉得,李旦真的很可怜。
她的心里充满了同情,甚至眼角有些微微湿润,在踏出宫门前悄悄回望,发现李旦正看着自己轻轻点点头。同样望着她的还有武承嗣,嘴角噙着一丝奇怪的笑。
她的心一凛,无来由地有些害怕起来。
明月此后没事的时候,就经常进宫陪李旦聊天,或者叙说自己流浪漂泊的事情。她告诉李旦,徐敬业起兵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在扬州左近任职,被徐敬业逼迫着加入军中。以徐敬业的话说,自己作为外姓大臣,尚且为太后篡权愤慨不已,作为皇族一员的明月父亲,更应该参与其中,为李家江山舍生忘死。父亲被逼无奈,只好进入徐敬业的大军,担当起参军之职。不久,朝廷大军赶来,烽烟遮天,鼙鼓声声。一场喋血大战,徐敬业的军队大败,徐敬业被杀。明月的父亲,还有母亲和弟弟,以及家人奴仆,都被朝廷军队抓住,作为叛逆全部被处死。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