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知府乔装郎中,微服私访,主持公道(14)
郎中知府
姜焯闻言不由眼神一亮,牛知县察言观色,忙命一个衙役速去传豆花嫂过堂。
刘学中急于摆脱自己的嫌疑,就眉飞色舞地介绍起来,说这豆花嫂本姓窦,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大美人,又贤惠,做得一手家传的好豆花饭,人称“豆花嫂”。前年,她丈夫去世了,遗下一双儿女,日子过得格外艰难。有一次豆花嫂不慎被毒蛇咬伤了脚,多亏何郎中为她精心疗伤,救了她一命,让她很感动。伤愈之后,豆花嫂便对何郎中有了意思……
“起初豆花嫂托小人给她做媒,小人当时心里想,何郎中都四十八岁了,面对如此美娇娘,岂有不动心之理?不料小人一说,何郎中却一口回绝了,豆花嫂不甘心,总找借口往何郎中家跑……”
刘学中正唾沫横飞地说着,忽听门外有动静,扭头一看,衙役已经带着豆花嫂进了院门,这才打住。姜焯挥了挥手,一个衙役将刘学中带了下去。
豆花嫂果然如刘学中所说,很是美貌,三十出头,身材高挑,圆圆的脸,微黑而丰腴,细长的浓眉下面,一双杏眼黑白分明,闪动着山野人家的淳朴直爽。
毕竟是没有见过世面的山村少妇,豆花嫂一进屋,就被两位官老爷威严的气势震慑住了,脸色煞白,“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牛知县首先发话:“窦氏,你如实说,四月初七那天夜晚你到何郎中家里干什么来了?是否带了毒药?”
豆花嫂顿时骇得浑身发抖,一时说不出话来。
姜焯见豆花嫂乌黑的发髻上别着一支铜钗,就从怀里掏出那天在何郎中坟前纸灰中拾取的铜钗,重重地往八仙桌子上一放。
豆花嫂一见铜钗,吃了一惊,道:“这铜钗是俺的,咋个到了官老爷的手里?”又咬了咬嘴唇,说,“事到如今,俺也顾不上羞耻了,该说的俺都说!”
初七的那天傍晚,豆花嫂早早吃过晚饭,安顿好两个孩子,便摸黑来到了何郎中家,想把身子给何郎中,生米做成熟饭,让他不得不娶自己。一进门,豆花嫂便见何郎中躺在床上直咳嗽,原来这些天他为救治瘟疫病人,东奔西走受了风寒,连晚饭也没有吃。豆花嫂就先拿了个药砂锅,为他熬了姜糖茶,让他全喝了,又去灶房煮了一大碗鸡蛋面。
何郎中发过了汗,吃了半碗面便不吃了,放在一旁。
过了一会儿,何郎中站起身说夜深了,催着豆花嫂快回家。豆花嫂却再也忍不住了,一头扑到了他的怀里……
豆花嫂说着低下了头,双手掩面,低声哭泣。
牛知县早听得入了迷,口水流了老长,直到姜焯干咳了一声,他方才回过神,一拍案台,喝道:“继续说!孤男寡女,做了不轨之事,是不是?”
豆花嫂仰起涨得通红的面孔,摇了摇头道:“没有,何郎中一把推开了俺,严词拒绝,还一再劝导俺另嫁他人,说俺和他不合适,叫俺快回去。俺很伤心,捂着脸跑出了门……后来,听说何郎中得瘟疫死了,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人多嘴杂的,又没法哭奠他,更加伤心!殡葬了何郎中的当天夜里,天一擦黑,俺就偷偷地翻过山,跑到他的坟前烧过纸钱,大哭了一场,正哭着呢,又听到一阵哭声由远及近,俺吓得爬起来就跑,连铜钗丢了也不知道。后来一想,听那哭声也是个女人,并不是女鬼……”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