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拍案惊奇:知府乔装郎中,微服私访,主持公道(19)

2022-09-25 16:03:35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郎中知府,姜大人!见姜焯拿着鞋子看得入神,直皱眉头,孙书吏介绍说,今天上午我在记录案情时,也曾看过何郎中的尸身,这只男鞋与何郎中尸身所穿的鞋子是同

郎中知府

“姜大人!”见姜焯拿着鞋子看得入神,直皱眉头,孙书吏介绍说,“今天上午我在记录案情时,也曾看过何郎中的尸身,这只男鞋与何郎中尸身所穿的鞋子是同一个样式,只是颜色和鞋面花饰不同,这叫父子鞋!”

“什么叫父子鞋?”姜焯不解。

孙书吏说:“这是古黄的风俗。据说到了本命年的男人,易犯太岁,家中的女人要为父子俩各做一双虎头鞋,只不过父亲鞋上的虎头没有胡须,表示已经年老,而儿子鞋子上的虎头要绣三根胡须,表示虎子为彪。虎父彪子,步步相随,虎虎生威,太岁难以近身,就可以保佑父亲平安度过本命年了。”

“原来如此,本府大长见识了!”姜焯闻言频频点头。

牛知縣却纳闷道:“今年倒是何郎中的本命年,刘学中不是说他今年四十八岁吗?只是他孤身一人,连个老婆都没有,哪来的儿子?又会有哪个女人给他做父子鞋呢?”

姜焯展开了那张颜色发黄的年庚帖,只见上折封面写着:天作之合,女命庚帖,谨将小女年庚开列于后。下折封底则开列着一个张姓女子的生辰八字,落笔时间是康熙二十五年,屈指算来距今整整三十四年。待看到张姓女子的名字叫“春秀”时,姜焯心中一颤,喃喃自语:“《春山秀谷图》——原来如此!”

姜焯将年庚帖合起,发话道:“看来今天是难以弄清何郎中的死因了,咱们还是回县衙吧。带走刘学中,他不仅犯了盗窃罪,还是村里的老里正,知晓不少陈年旧事,本府要细细地盘问他。”

一行人迤逦行至村南街,经过一处高大气派而又透着古旧风格的老宅院,只见朱漆大门上方悬着“天下孝子”的御赐粉金匾额,院外粉墙环护,绿柳周垂,隐隐可见院内亭台楼阁飞檐耸脊。不用说,这就是“天下孝子”李慕白的家!只是此时李家大院门楼上白幡高挂,大院内传出阵阵的哭声。一打听,原来是李慕白的母亲李张氏因病几日吃不下东西,已经咽气了。

姜焯好奇地掀开轿帘子,恰看见在门楼大瓦楞上蹲着一只硕大的黄狸色山猫,这不是从何郎中坟中钻出的二黄吗?只见它嘴里衔着一个花布兜,不住地“呜呜”哀鸣……

姜焯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

只说李慕白安葬了母亲,便接到了牛知县的邀请,说知府姜大人莅临古黄,听说他的孝子事迹后很是感动,如今又听说他母亲去世,打算要为他母亲写一个小传,以示旌扬,只是有些事情不太清楚,特意约李慕白到县衙里会谈。

李慕白非常高兴,带领两个小厮如期来到了县衙。一番寒暄之后,姜焯捋须打量,只见李慕白年约二十七八,身姿如玉树临风,英俊潇洒,长相果然契合自己的想象,不由一声轻叹:可惜了!

他拿出一卷墨汁未干的文稿,抑扬顿挫地读了起来:“李生之母张氏者,闺名春秀,莱州府陶家村人也,生于康熙八年,其父张公名讳进财,于村头下湾处开一酒肆,春秀十龄,即在酒肆中扫尘濯器、酌酒当垆,勤勉有加,客争夸之。春秀读书习字,针指女红皆精。”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