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拍案惊奇:知府乔装郎中,微服私访,主持公道(2)

2022-09-25 16:03:35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郎中知府,一个中年石匠也凑上来叹息道:咱们高井台村在这场瘟疫里只死了几个人,多亏何郎中苦口婆心地劝我们喝他熬制的避瘟败毒汤,真是赛扁鹊! 老郎中听

郎中知府

一个中年石匠也凑上来叹息道:“咱们高井台村在这场瘟疫里只死了几个人,多亏何郎中苦口婆心地劝我们喝他熬制的‘避瘟败毒汤,真是赛扁鹊!”

老郎中听了石匠们的议论,拱手道:“我姓姜,是何郎中的故交,特地来拜访他,可我见他家门锁上了,还贴上了封条,你们知道他去哪儿了吗?”

彩漆匠满面悲戚道:“老哥,你来晚了,何郎中去世三天了,也是死于瘟疫,四月初八死的。里正刘学中是何郎中的邻居,是他先发现的,领着大伙儿将何郎中葬在了山后的蛤蟆滩。何郎中好人不长寿啊!”

姜郎中一聽,心中悲酸,眼中滴下泪来。

依照众石匠指点的路径,姜郎中翻过突山,果然在野苇丛生的荒滩上看到了孤零零的一座新土坟!他下了毛驴,奔上前,从药篓里掏出一壶酒,浇洒在地,权作祭奠。祭毕,姜郎中两腿一软瘫坐下来,跟何郎中相识相交的往事浮现在他的眼前……

去年深冬,姜郎中从海阳县骑着毛驴游逛,不知不觉地来到突山却迷了路,幸亏遇到了何郎中。两人一见如故,谈经论医,很是聊得来。见天色已晚,热情的何郎中力邀姜郎中到他家中歇息,并用酒菜款待,两人对酌。第二天早饭罢,何郎中为姜郎中送行,临分手的时候,他指着路旁新发的草芽,满脸忧郁地说:“姜兄,今年秋天水大,暖冬无雪,草木过早萌动,实乃不祥之兆,恰如《内经》所说‘四时不节,即生大疫,‘冬伤于寒,春必病瘟。只怕来年春气萌动,阴阳更加不调而致大疫弥漫!”说罢一脸凝重地从衣袋中掏出一纸药方交给了姜郎中,“姜兄,此方名叫‘避瘟败毒汤,是我改良古方《医方简义》中的‘避瘟丸调配的。只要按此方配药服饮,虽然不能完全保证治好瘟疫,但可以使人养气袪邪,避免得瘟疫。我曾将此方献给官府,但那些官府老爷们嗤之以鼻;我也曾将此汤药熬好,在通衢大道苦口婆心地劝过往行人服饮,可人们都半信半疑的。真乃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望你转告杏林同仁,拯救万民一二!”

虽然只交往了一天,姜郎中已经对何郎中的人品和医术深为叹服,他郑重其事地接了过来,对何郎中深鞠一躬……

想到这儿,姜郎中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激灵:何郎中预先知道瘟疫降临,且又自配“避瘟败毒汤”,力劝他人服饮,岂有自己不服之理?再说,此次感染瘟疫之人,无不是卧床半月方才咽气,没有一例像何郎中这样一夕暴亡的,其中定有蹊跷!

如今要弄清何郎中的死因,须得开棺验尸,但按照大清律例,任何人不可私挖别人的坟墓,否则即犯盗墓之罪!

姜郎中站起来,围着土坟转开了。他看见土坟西侧一前一后有两小堆纸灰,前面的灰堆里有个东西亮闪闪的,捡起来一看,竟然是一支黄铜钗!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