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拍案惊奇:知府乔装郎中,微服私访,主持公道(22)

2022-09-25 16:03:35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郎中知府,来到芒山后,姜焯并没有直奔县衙,而是围着芒山县城内外转开了县内秩序井然,可见余知县治理有方!姜焯正自欣慰,忽听一声惊呼:邹三疯来了!随后

郎中知府

来到芒山后,姜焯并没有直奔县衙,而是围着芒山县城内外转开了——县内秩序井然,可见余知县治理有方!姜焯正自欣慰,忽听一声惊呼:“邹三疯来了!”随后只见一个披头散发的人手舞足蹈地跑了过来,口里还不时地咋呼着:“丢了,丢了,我的至宝丢了……”

待到近前,只见这人五十岁上下,身材高大,相貌堂堂,虽然两眼迷离,一脸疯态,但举手投足不掩书卷之气,分明是个读书人。

“这个人好怪,为何疯成了这个样子?”姜焯在一处为建筑工地民工烧水的灶台旁坐下,掏出旱烟袋先点上了火,顺便给了烧火的伙夫一袋烟丝。

那伙夫一边往灶里添柴,一边叹息道:“这个人名叫邹正之,反复疯了三回了,所以人们都叫他‘邹三疯。他学问好得很,品行也好得很,中过举的,是县学里的教谕呢!”

“县学里的教谕怎么变成了一个疯子?”姜焯吃了一惊。

伙夫皱着眉头,叙述起邹正之三疯的传闻轶事……

邹正之出身贫寒,自幼勤学苦读,中了秀才,之后便被钟家大院的女主人顾氏请去,为钟书贵启蒙讲经。顾氏给他的束脩很是丰厚,一年一百两银子,节敬另算,可他不知错了哪根神经,做了两年后不管不顾地辞了馆,到乡下三家村自办了个散馆。乡下土财主都吝啬至极,两把铜钱便打发了他,因此他的日子过得极贫,妻子抱怨不休,最后得了个气臌病而死。人们都说,从那时起,他便种下了疯病根子。十年前他终于中了举人,当官府的报录人到了他家之后,他将捷报看了一遍,又念一遍,竟然欢喜疯了,最后还是他的屠户老丈人一巴掌打醒了他。这是他第一回发疯。

中举之后,邹正之的科举之途又止步不前了,一连三次进京赶考都名落孙山。适逢大挑之年,他才被任命为芒山县学的教谕,总算有个一官半职了。今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余知县怕出火灾或者盗窃案件,特命捕快们组成巡逻队,彻夜巡视打更。天刚亮的时候,巡逻队正准备回县衙,走至东关贞节牌坊下,迎头遇见一个人慌慌张张地从钟府方向跑过来,气喘吁吁,衣衫横披,还赤着双脚。巡逻队的人当即一把扭住,仔细一看,竟是邹正之!只见邹正之仰天哈哈大笑,拉长嗓音唱起了沙河梆子调:“急急如律令,尔等休得拦我!我是赤脚大仙,王母娘娘今日蟠桃会,请我去通明殿,喝的是琼浆玉液,吃的是人参果……”

捕快们将此事报告给余知县,余知县特地去探望他,待走进邹家,却见邹正之衣冠整齐,言谈得体,毫无异常,想来他是一时痰迷心窍,只好就此罢休。这是他第二回发疯。

刚过了一个月,适逢春季丁祭——即仲春丁日,全县的读书人上至知县、下至童生齐集文庙,排列有序,将宰杀的猪、牛、羊整只烹好,摆放于孔子灵位前,大祭孔子。不知怎么回事,邹正之又突然发了疯癫,这是他第三回发疯,且持续至今!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