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知府乔装郎中,微服私访,主持公道(25)
郎中知府
窗子内的影子摇晃起来,邹秀才又吟诵起子曰诗云来:“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人常云,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最后又变成了有气无力的喃喃自语,“不可呀不可!我要做个正人君子……”
窗外,顾氏终于饮泣而去……
“郎中先生,你说这邹秀才是不是傻呀?也多亏了他傻,顾老夫人才保住了名节,只可惜邹秀才现在疯了。”王婆婆唠唠叨叨地说完顾老夫人的往事,八卦起如今钟府的家事来。钟翰林此番回乡,不仅带回了在京城所娶的两房夫人,还有几个漂亮的丫环,两个夫人见吴氏被抓进了大牢,为争正位闹得不可开交;那几个丫环也不是省油的灯,其中一个有孕在身,闹着要做姨娘,钟翰林因在孝期需守制,便叫毛婆婆私下里请了收生稳婆,让那丫环小产了……
姜焯听得很仔细,最后将熬好的膏药贴在了王婆婆的脚脖子上,王婆婆下地一走,居然一点儿也不疼了,喜不自禁,对“姜郎中”千恩萬谢。
第二天,姜焯骑着毛驴特地来到东关街口,果见一座高大的牌坊高耸街头,坊匾面上是皇帝御书的“怀清遗风”四个粉金大字,来来往往的行人经过牌坊下尽皆低头弯腰。
姜焯见状,轻轻地一声叹息。
日近正午,天气渐热,姜焯转得有点儿累了,也有点儿饿了,便找了个茶棚,要了两碟点心和一碗茶。同桌的是个与他年岁相当的老叟,两人相谈甚欢。正聊得有趣,忽听左边肉铺子里传出一阵女人的呼喝声,探头一看,原来是掌肉案子的妇人在厉声斥骂她的婆婆,说家中有一只下蛋的鸡不见了,定然是这老不死的老馋虫偷偷杀了吃了。那婆婆满头白发,众目睽睽之下受到儿媳妇的斥骂,并不敢争辩,默然承受。铺中买肉的顾客、街上的邻居及行人尽皆侧目,却无人敢劝。
正吵闹着,只见对面铁器店的铁匠抱着个麻色老草鸡和一个鸡蛋走了过来,对那卖肉的妇人道:“童三娘,休要吵了,你家的老母鸡不知什么时候跑到了我家,我也是刚刚才发现,恕罪恕罪!”
童三娘立马笑逐颜开,接过老草鸡谢之不迭。铁匠趁机劝道:“你冤枉了你家唐婆婆,该向她老人家赔个不是!”
“哼!”童三娘又变了脸色,冷笑一声,“老娘拳头上能立人,胳膊上能跑马,便是冤枉了她,又能怎的?”竟是丝毫不睬,抓过一块排骨,手起刀落,用荷叶包了给顾客,唐婆婆低头垂泪。
姜焯心中忿然,问老叟道:“这唐婆婆的儿子能容自己媳妇如此欺负老娘?”
老叟连连苦笑道:“唐婆婆的儿子在县衙捕快班里当差,人前很威风,回到家却惧妻如虎!”
姜焯猛地想起一个人来,猜测道:“莫非是唐林?”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