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知府乔装郎中,微服私访,主持公道(29)
郎中知府
童三娘气咻咻地说:“你哪里知晓我的冤屈?你不言语,是你没有冤屈,所以你不喊不叫。”
吴氏辩白道:“要说冤屈,我比你冤多了!你挨了些鞭打,过几天官府就会把你放了,仍然能够阖家团圆,而我迟早要像窦娥那样被杀头,还要背负忤逆不孝的罪名,这天大的冤屈又向谁诉说呢?”
童三娘连连摇头道:“我看你连窦娥还不如。窦娥临斩头前还能把自己的冤屈诉给老天爷呢,你怎么一言不发呢?”
吴氏再也忍不住了,珠泪纷落如雨道:“好姐姐,我的冤屈今夜就诉给你听,但明日你出了这县衙,你把我的冤屈便是烂在肚子里,也休要对人说!我的这桩不能告人的冤屈,起于那青云斋……”
吴氏出身书香门第,及笄之年,与门当户对的钟书贵定下了亲。待洞房花烛之夜,钟书贵挑落了新娘的红盖头,几番打量,一声叹息,竟自到外间歇息去了!原来,钟书贵见吴氏容貌不过尔尔,大失所望……
此后钟书贵以读书用功为名,移居青云斋,再也不踏入新房一步。钟书贵进京赶考之后,吴氏一直留守在家,诚心诚意侍奉婆母,指望着以自己的贤惠感动夫君,然而传来的却是钟书贵连纳两房小妾的消息!可怜吴氏夜夜独守空房,苦不堪言。
顾氏和吴氏婆媳俩本是过着清心寡欲的日子,不想去年的初秋,顾氏去了一趟佛光寺烧香,回来之后性情大变,一扫往日的端庄严肃,满面笑容,还以吃斋念佛为名,把青云斋改作佛堂,严禁他人进入。
正月十六那天,惦记着此日是婆母五十二岁的生日,虽说不是大寿,但总得吃碗长寿面,吴氏便早早起身,在自己房中的小火炉上煮了一碗长寿面,又拎了一壶洗漱用的热水,赶早来到了青云斋,轻轻一叩门,门已半开。她以为婆婆已经起床了,便进了房中,将长寿面放在餐桌上,又将壶中的热水倾倒在盥洗盆中,一转身却见床榻下有两双鞋,一双是婆婆的棉绒元宝底鞋,另一双却是男人穿的方头青缎皂靴!吴氏心头狂跳,不由“啊”的一声惊呼!
听到声音,床帏帐内的一个男子慌忙横披了衣服,连鞋子也顾不得穿,赤足夺门而逃,而床上的顾氏则用被子紧紧蒙住了头。吴氏哪敢多再停留,提了壶慌忙离开了青云斋……
听了吴氏哽哽咽咽的诉说,童三娘终于明白了,原来顾老夫人是因为被撞破了私情、羞愧之下才上吊自尽的!她一把抱住吴氏道:“好妹妹,你的冤屈简直大过天呐,我若是你,必把这冤情喊出来!”
吴氏连连摇头道:“喊不得呀!我婆婆待我如亲生女儿一般,你不知道这么多年她一个人活得多苦,好不容易才挣来一座贞节牌坊,我不能砸了她的牌坊!我婆婆上吊,是在以死恳求我保住她的秘密,成全她儿子的前程!我这些年也是过得生不如死,倒不如就此死了,还喊什么冤呢?”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