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拍案惊奇:知府乔装郎中,微服私访,主持公道(4)

2022-09-25 16:03:35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郎中知府,计较已定,牛知县即命衙役趁着天黑,将那具无头尸抬往桥的南端。今天一大早,余知县派手下衙役来古黄县衙传话,约牛知县前往巴青桥附近的河神庙会

郎中知府

计较已定,牛知县即命衙役趁着天黑,将那具无头尸抬往桥的南端。今天一大早,余知县派手下衙役来古黄县衙传话,约牛知县前往巴青桥附近的河神庙“会同勘案”。牛知县心中有鬼,不敢不去,他将三班衙役全带去壮声威,只留下孙书吏一人守县衙。

听了孙书吏的一番话,姜郎中心中有数了,对孙书吏道声“打扰”,骑了毛驴,又往河神庙而去。

到了河神庙门外,只听殿堂里传来一阵高过一阵的争吵声,围观的老百姓里三层外三层把殿堂围得密不透风,议论纷纷,两个知县正吵得热闹呢!

庙门外的空地上横放着一块木板,木板上有一具被白布覆盖的尸首,只有一个捕快守着。姜郎中拴好毛驴,本想进庙一睹两个知县斗鸡似的风采,无奈挤不进去,只好来到尸首旁,同那个守尸的捕快唠嗑。

那捕快三十出头,面相忠厚,一个人守着无头尸正百无聊赖,乐得有人来唠嗑。他告诉姜郎中,他是芒山县衙的跑腿捕快,叫唐林。唐林说,余知县让仵作验尸,仵作判断死者是被凶手从背后一刀抹了脖子的,至于死者的头颅,恐怕被凶手顺手扔到河里去了——巴青河中鱼虾多,恐怕早就把头颅啃成了个残骨。余知县见死者的上衣和下衣都被凶手撕裂了,断定凶手是图财害命,又从死者的左手拇指戴着一枚铜扳指和脚穿短靴,判断这死者八成是附近兵营中的射箭手,兴许是个逃兵。至于约牛知县来河神庙“会同勘案”,只不过是想了解死者最初倒卧的姿势和倒向,以便判断死者的来路,找到破案的线索,不料牛知县一直否认移尸,余知县也上了火,两人互相指责对方耍滑头……

“我们余大人哪有时间打嘴仗?别的不说,就我们本县钟翰林家的案子就够他头疼的了……”唐林为余知县抱不平。

姜郎中惊讶道:“钟翰林?莫非是翰林院的侍讲学士钟书贵?小老儿倒也听说过此人,他可是咱们徐州府八县的人杰,是探花郎,写得一手好文章,很得皇上的青睐。我听说他近来因母亲去世而丁忧回家了,他家出了什么案子?”

唐林闭口不言了,姜郎中明白这是被下了封口令!他也不强人所难,转了个话题道:“可否让小老儿看一看这具无头尸?”

唐林道:“你胆子倒挺大的,你想看就看吧。”

姜郎中揭开蒙尸的白布,首先看到的是一双又脏又破的圆头皮靴,死者左手拇指上套着个硕大的黄铜扳指。姜郎中又嗅了嗅,无头尸衣服里散发出一股淡淡草药味儿!他心里有了底,走上前脱下了死者的皮靴,伸出两根手指熟练地往靴窠内侧一摳,抠出了一个小拇指粗的纸卷,展开一看,是一张药材单子,上面写着金银花、板蓝根、艾叶三样药材,数量三百斤,还加盖了一个灯笼形状的花押印。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