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知府乔装郎中,微服私访,主持公道(5)
郎中知府
唐林见状,一把扯起姜郎中,直冲河神庙,一边大叫道:“都闪开!”一边用皮鞭打散老百姓,让出一条道来,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殿内,呈上靴子和纸条,高喊,“余大人,有线索了!是这个姜郎中从死者靴子里找出来的……”
余知县接过纸条一看,道:“哦,原来是张草药单子,看来这死者是个贩药的郎中。”说完又满腹狐疑地瞅着姜郎中道,“本县看这死者脚穿靴子,左手拇指上套着扳指,以为他是个逃兵,因为只有行军才穿靴子,又要拉弓射箭,怕弓弦伤了手指,常在手指上戴个扳指的,所以本县已经派人往附近的兵营查询去了。”
姜郎中一笑,道:“士兵穿的靴子多为尖头靴,甚至在靴尖上嵌以铁片,以便在搏斗中置对方于死地,而死者穿的是圆头靴,只是为方便长途行走而已;至于扳指,士兵多左手持弓,右手大拇指勾弦搭箭,故而扳指常戴在右手的大拇指上,而死者的扳指则是戴在左手的拇指上——郎中要铡药材,常用右手掌控铡刀,左手将药材送入铡口,为防铡伤,左手的拇指便套个扳指。”
余知县恍然大悟,又问姜郎中:“你又是如何知道死者的草药单子藏在靴子夹层里的?”
“小老儿也是个江湖郎中,自然知晓药单藏在何处!”姜郎中话题又一转,指着药单子上面的灯笼花押印说,“小老儿还知道这个死去的郎中姓赵呢!江湖人有江湖姓,谓之‘蔓子,姓赵的蔓子便是灯笼——灯笼照(赵)呀!另外,板蓝根、金银花、艾叶这三样都是防治瘟疫的药材,俗称‘老三样。这个赵郎中一定是听说古黄一带闹了瘟疫,特地来贩卖‘老三样的。看这单子,药材有三百来斤,赵郎中不可能扛得动,十有八九是推着独轮车来的!”
这下两县的衙役们早停止了互相攻击,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赵郎中来。一个芒山衙役道:“是了,前些日子我巡查时碰到一个姓赵的郎中兜售药材,说他是亳州人,家中有个跛脚妻子和一大堆孩子,日子过得挺艰难,他确实推了一辆独轮车……”
一个古黄老衙役也大着胆子说:“前两天我还在咱们古黄县城见过这个赵郎中呢。他总是不走运,贩卖的药材总是赶不上好价钱,而药铺的掌柜们又狡猾得很,联手压他的价,这一回,定然是他讨价还价不成,想从古黄到芒山再碰运气,不承想还没有过桥,就被歹人杀了!”
听到此处,牛知县臊得老脸通红道:“住口,都住口!”又转头倚老卖老地对余知县建议道,“余老弟,咱们各回县衙,将县中的几家药铺掌柜都抓到大堂里审讯,定是那些药铺掌柜们买卖不成,把他杀了!”
余知县却连连摇头道:“疫情已过,这防治瘟疫的‘老三样价钱大跌,药铺掌柜们犯不着为此铤而走险。凶手定然是居住在巴青桥附近之人,见财起杀心!”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