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拍案惊奇:知府乔装郎中,微服私访,主持公道(8)

2022-09-25 16:03:35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郎中知府,没买到药材的村民们叫苦不迭,咒骂着草菅人命的昏官和黑了良心的奸商。就在这时,人群里忽又一阵骚动,竟然有一对中年夫妻在药铺外叫卖老三样。那

郎中知府

没买到药材的村民们叫苦不迭,咒骂着草菅人命的昏官和黑了良心的奸商。就在这时,人群里忽又一阵骚动,竟然有一对中年夫妻在药铺外叫卖“老三样”。那男的身高体壮,一脸横肉,女的则穿金戴银,涂脂抺粉……

挤在人群中的姜郎中见了,不动声色。

赵郎中的无头尸被焚化以后,装进了一口薄棺材,暂厝在河神庙的西厢房,依旧是留下唐林看守。唐林孤零零地守着破败的河神庙和一口棺材,到了傍晚,天色阴暗,又下起了小雨,唐林正坐卧不宁,却见姜郎中牵着毛驴过来了,顿生他乡遇故知之感。更令他喜出望外的是,姜郎中还带来了酒和小菜,请他对酌!姜郎中道:“我这草头郎中四海为家,偏又遇到了落雨,咱俩今晚做个伴儿,如何?”

唐林求之不得。两人边喝酒边聊天,酒多话稠,不觉聊到了钟翰林家的那桩案子。唐林一声长叹道:“钟府就在芒山县东关大街上,与我家只隔了一条小巷,钟翰林原本叫钟富贵,他家的事,没谁比我更清楚了……”

芒山东关钟家,数代经商,堪称豪门富户,只是人丁不旺,几代单传。钟富贵三岁丧父,母亲顾氏青春守寡,将门户支撑起来,着实不易。她立志守节,对儿子管教极严,钟富贵七岁时,她便在家中后院辟出一个封闭的小院子,建起一座书斋,起名青云斋,重金聘请县里学问最高的邹秀才做儿子的启蒙老师,儿子的名字也被改作了“书贵”,娶了出自书香门第的吴氏为妻。钟书贵也争气,中秀才中举人中进士,最后中了探花,进了翰林院!钟家大院变成了翰林府,顾氏也被人尊称为顾老夫人。

春风得意马蹄疾,不几年,钟书贵便升到了翰林院侍讲学士,前程大好。钟书贵瞅了个机会,向皇上讲述母亲守节抚育自己的艰辛,皇上听了很是感动,当即下旨旌表顾老夫人,御书“怀清遗风”四个大字,并赏赐四品恭人芙蓉锦衣一套和两匹素缎。当时的芒山知县锦上添花,在东关大街街口为顾老夫人建起一座高大的贞节牌坊,将皇上的御宝镶嵌在坊额正中,凡经此处者,文官要落轿,武官要下马,百姓更是要俯首躬身而行,钟府门楣生辉,真的是又富又贵!

“可惜顾老夫人活得尊崇恩荣,却死得窝囊!”话到此处,唐林一声长叹。

“死得窝囊,此话怎讲?”姜郎中大惊。

“嘘——”唐林不由压低了声音,“顾老夫人不是寿终正寝的,而是上吊自尽的!”

姜郎中闻言大吃一惊。

“一个多月前,东关的里正来到县衙里报告说顾老夫人上吊自尽了,余知县急忙带着三班衙役赶到了钟府。钟府好大呀,穿廊过堂,几进几出,方才来到了院西北角处的一处幽静的佛堂。顾老夫人早已被人从房梁上解了下来,一个年轻的妇人跪在佛床旁哀哀悲哭,极是伤心。这年轻妇人就是钟翰林的夫人吴氏——六年前,钟翰林成婚之后便进京城赶考做官,留下吴氏在家伺候顾老夫人。仵作一番检验,说是上吊自尽无疑。”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