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百态:举村拆迁,弃耕乍富在望,犹疑不定,进城前途未卜(14)
第一个城里人
张大粗对自封的经理身份很满意,但他原本对生活是不满意的。
土生土长的城里人,沦落到给乡下人看大门的地步,换谁都不滿意,可他要生活,要吃饭。跟陈铜富的一番对话,让张大粗享受到一个老牌城里人的优越感和腔调。
人必须活得有腔有调,如同一个孩子,有爹就得有娘一样,如果说钱是爹,腔调则是不可缺少的娘。
驿阁桥小区的新居民有什么?不就是一点儿征地补偿金么?典型的有爹无娘。换句话说,变成城里人的驿阁桥村民,就是有爹生无娘教的野小子,不野,怎么会随意折断绿化带的枇杷树枝呢?
张大粗所谓的对接,是变着法儿给陈铜富上一课,做文明人的课。
陈铜富是在张大粗很不文明地喝了一大口茶时进的门卫室。送走了陈志云,他直接来到了门卫室。
张大粗见他进门,叽叽哇哇地说:“快点儿,把帘子放下,莫把蚊子放进来。”
陈铜富赶紧闪身进来,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很是拘谨。
张大粗说:“还记得我要你今天来做什么吗?”
“搞好对接啊。”
“对!”张大粗说,“真正的城里人,首先得有份工作。”
陈铜富说:“可我只会种地。”
张大粗说:“这还不简单?这个小区的草坪和树木绿化以后就交给你了,我是这儿的经理,总不能经理亲自伺弄花草的,你弄就是名正言顺。不白弄,发你工资。”
“工资?”陈铜富激动得口舌不清了,“种草,养花,还有钱挣?”
“嗯,从物业管理费中给你提出一部分来当工资。”张大粗把从自己手臂上打下来的花脚蚊子的尸体在手心搓啊搓,搓成小黑泥条了,掸到地上。
在张大粗看来,陈铜富也就是他手里的黑泥条子,想怎么搓就怎么搓。
陈志云在整个驿阁桥,绝对不是痴人一个,相反,他是精明得过了头的那种人。
按常理,见识了陈铜富的城里人做派,陈志云当务之急就是迅速签下征地协议,搬进新家,揣上赔款,从游手好闲直接升级到好逸恶劳。
但陈志云憋着一股劲儿,非要比陈铜富略高一筹。
你陈铜富能当会叫的孩子,我陈志云就可以学那会咬人的狗,会咬人的狗不叫,但下嘴深,一口下去,连皮带肉能撕掉一大块。征地拆迁这种事,陈志云听得不算少,最后都是钉子户成了大赢家。
尽管协议签署时双方再三保证,协议内容不外泄,可谁能保证嘴上有把门啊?得了好处的钉子户,花那么大的代价赢得的胜利果实岂有不向外人道的?眼红去吧,后悔去吧,谁让你见富贵就淫,见贫贱就移,见威武就屈的。
陈志云站在驿阁桥小区居委会的招牌下,眯着眼睛笑了,驿阁桥的第一个城里人能算真正的城里人吗?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