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百态:举村拆迁,弃耕乍富在望,犹疑不定,进城前途未卜(2)
第一个城里人
身为村干部,陈友贵很有自知之明,笑完陈铜富,就该拆迁办的吴主任笑一把自己了。
同样是主任,拆迁办主任跟陈友贵这个村主任的区别可是天上地下。拆迁办主任只是吴大志的临时身份,他的真实身份是县里管城建的副县长。
吴大志点燃一根烟,故意把烟灰抖落在陈铜富刚才的签名上,他面前,明明有个废纸杯充当着烟灰缸的重任。
陈友贵在二楼看着陈铜富范进中举般,手舞足蹈消失在街道的尽头,叹口气,回转身,把脸皱成苦瓜样进了拆迁办。
陈友贵原本以为,死脑筋的陈铜富会帮他把吴大志施加给自己的压力顶回去的。
驿阁桥有一种莫拉牛,生就一对筛子角,干活不惜力,特别喜欢顶架,顶红了眼时,主人都不敢上前去拉,因而得名莫拉牛。在驿阁桥老老少少心目中,陈铜富就是这么一头莫拉牛。
陈铜富天生喜欢跟人作对,谁日子过得比他好,他就挤对谁,往往一句话不对路,就红了眼,头上长角的模样,要顶人。
为此陈友贵没少骂陈铜富,仗着没出五服的兄长身份,还仗着村主任名分,说:“你是刺猬肏生的啊,当别人张不开嘴咬你?”
陈铜富不敢顶撞陈友贵,陈友贵眼神一喷火苗子,陈铜富就心虚。
“人家不跟你计较,那是同情你。”心软下来的陈友贵,话同样温和起来。
“龟儿子才要人同情呢!”陈铜富在心里骂。
早先续族谱时,陈友贵找到陈铜富,说:“你出个名分钱,这个钱我不好帮你出的!”陈友贵这话是敲打陈铜富,每年的低保他可以帮忙,这种事他不能帮。
在驿阁桥生活过三年以上的狗,都知道驿阁桥祖祖辈辈有三不帮,一是拜菩萨的香火钱不能帮,二是剃头钱不能帮,还有就是修宗祠续族谱这种钱不能帮。剃头不出钱,等于别人送你一个头,谁喜欢啊?变相咒你死呢。敬香更不用说了,出不起香火钱的除了死人还有谁?至于修宗祠续族谱,没后人的才不出份子钱。
陈铜富拿眼白看陈友贵,道:“我不入陈家族谱,总行了吧?”
陈友贵说:“你想清楚了,这族谱可是二十年才续一次的。”
二十年,又一辈人了,陈铜富今年都三十有八,四十岁喊得应了,还没个媳妇,族谱于他的意义,是多么大的讽刺。陈铜富有自知之明,就算他的名字写在族谱上,没后世子孙繁衍,鬼晓得他活着时门朝哪边开,树往哪边栽。
陈友贵热衷续族谱,是因为驿阁桥陈家,八辈子才出一个吃公家饭的人,陈友贵是有野心的人。
驿阁桥祖上的陈家,可是跟皇帝有过瓜葛的。
传说某朝某代某年,皇帝驾崩,膝下无子的皇帝在遗诏中说,他子侄辈的皇子,谁先赶到京城,谁就当皇帝,所谓先到为君,后到为臣。一个皇子上京途中遇见暴雨冲垮了桥,是陈家人把自家门板捐献出来搭成木桥让皇子通过,皇子如愿当了皇帝后拨款修了石桥,赐名御阁桥,设了驿站,叫来叫去,成了今天的驿阁桥。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