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百态:举村拆迁,弃耕乍富在望,犹疑不定,进城前途未卜(9)
第一个城里人
李大喜有点儿哭笑不得,政府几时占过你一个光棍汉的便宜啊,每年的低保,粮食直补可没少陈铜富一分钱,可谁狠得下心跟一个寡汉条子较真?
倒是陈铜富这个寡汉条子,狗皮帽子无翻正,隔三岔五跟政府较真。哭穷,哭自己没媳妇。穷,政府可以接济一下,没媳妇,难不成指望政府给你发一个女人?也得有女人同意不是。
丁西早是驿阁桥的女人。她的穷,跟懒惰无关,她甚至一直是勤快得脚不沾地的女人。用她男人陈志云的话来说:“丁西早啊丁西早,你总算比去年进步了一点点。”
丁西早自从跟了陈志云以来,这是唯一一次得到男人的表扬,丁西早就满脸殷切地望着陈志云,问:“我哪点进步了,是做饭,还是穿衣?”
陈志云彻底没了脾气,道:“做饭穿衣嘛,你就是一二一,一二一,原地踏步呢。你啊,从弱智到愚蠢了,进步可不是一点点!”陈志云十分嫌恶地吐出这句话,连带还吐了口唾沫,出门遛街去了。
从这口唾沫可以知道,陈志云是不怎么待见丁西早的。无独有偶,在驿阁桥,陈友贵也不怎么待见陈志云。作为一家之主,陈志云整天游手好闲,哪儿有热闹往哪儿钻,人家女人扎堆说点儿家长里短流言蜚语,他都能觍着脸扎进去不出来。
驿阁桥祖辈传下来的说法,说吃了鸡下巴的人话多,喜欢接人家的下句子。驿阁桥的鸡下巴,都被陈志云一人给吃了。
可惜了丁西早,地里憨做,回到家里还得让男人攒劲骂。
往常遛街陈志云都是走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今天他没转弯,照直往城乡结合部走。
陈志云心里很憋屈,整个驿阁桥,从天上说到地上,从河里说到岸上,从旱地说到水田,无论如何也轮不到陈铜富第一个变成城里人啊!撇开村主任陈友贵,撇开村电工吴世海,怎么也绕不过他陈志云吧?
村主任和村电工,都是吃公家饭的人。自己跟这些人没可比性,但跟陈铜富,可比性就太多了。
陈志云这是去寻陈铜富晦气的,驿阁桥居委会新建的居民区,就在城乡结合部那地方。
陈志云没等陈铜富同意,就大大咧咧进了陈铜富的门。
在驿阁桥,陈铜富家是陈志云唯一可以大大咧咧踏脚进去而不受拘束的地方,两人的关系,类似于《阿Q正传》里的阿Q和王胡,很微妙,多数时候是陈志云占着上风。怎么着他都是有家室的人,在驿阁桥,没媳妇跟野人是一个概念。
现在,没家室的陈铜富成了驿阁桥第一个城里人,在陈志云的记忆中,这大约要算是他生平第一的屈辱。
陈志云一踏进陈铜富的家门就愣住了,他不认识眼前这个叫陈铜富的老熟人的做派了。
陈志云是大大咧咧进去的,响动自然闹得很大,他是故意引起陈铜富的注意呢,陈铜富肯定注意到了,陈志云是来他家的第一个客人,能不注意?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