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旧事:豪门为富不行善,助纣为虐丧良知,命丧黄泉得报应(3)
苍天在上
老百姓生计艰难,曾、石、钱、马四大户的日子却过得滋润,女眷们吃人参、品燕窝、听花鼓,少爷们喝花酒、斗鸡犬,无论年月丰歉,花天酒地不误。特别是曾万金,是四大户中的首富,光姨太太就有五房。第五房姨太太年方三十,是个戏子出身,艺名“红牡丹”,长得妖娆迷人,把个贪淫好色的曾万金迷得神魂颠倒。
当老子的开了头,大少爷曾春秋便有样学样,三十岁不到便娶进两房姨太太,还跑到城中妓院拈花楼相下一个花名叫“绿牡丹”的妓女,厮混得乐不思蜀。那“绿牡丹”年方二十,正是水嫩的年纪,姿色更胜“红牡丹”一筹,曾春秋在她身上花钱如流水……
石家、钱家虽没有曾家的奢华,但餐鱼顿肉还是很寻常的。当铺老板马益全在四大户中财力最薄,也最不张扬,但生计比起寻常百姓,仍不啻天堂一般。四大户仗势凌人、恃富傲物的事屡见不鲜,但怜孤惜弱、帮贫济困的善举却很少。为富不仁也还罢了,他们还大发“兵乱财”和“荒年财”,外面越乱,他们借口商路不畅,食盐、肥皂、洋火、洋油等日用品就卖得越贵;遇上水旱虫灾,他们库里的存粮就越多,价格越高,这样,老百姓的日子就越发艰难。
提起四大户,罗州百姓满是嫉恨和仇视,盼着云盖山上的土匪来抢他们。前次全县募集捐款,马益全捐了一百大洋,石家、钱家各捐八十,曾家却只捐了五十!滕少卿在心里日了一百次他们的先人,可脸面上却不敢得罪。上次马益全出手最大方,滕少卿便想从他那儿开头。
来到马家当铺,戴着一顶瓜皮帽、长着一张苦瓜脸的马益全作揖打拱地将滕、孙二人迎了进去。奉上茶水寒暄几句后,滕少卿便期期艾艾地张了口。
马益全一听,一张苦瓜脸便拉上愁来,冲着滕少卿道:“哎呀,县长大人,我这铺子本小利薄的,都快撑不下去了,还哪来的钱哟!”
滕少卿一抱拳,道:“马老板,上次多亏了你带头哩,我代罗州百姓谢谢你了!这次还望马老板……”
马益全苦着脸,说:“县长大人,您不能总是拿我开刀哩!”
滕少卿一时气短语塞,正僵持间,一个六七岁的女童从里屋走出来,童声童气地冲着马益全喊了声:“爷(旧时,大别山地区子女叫父亲为爷,叫母亲为娘)!”
马益全的苦瓜脸立刻变成了一朵菊花,拉过小女孩道:“芙蓉,来,见过县长大人!”又面向滕少卿,“滕县长,这是小女芙蓉!”
滕少卿还未来得及言语,马芙蓉就来到他面前,朝滕少卿鞠了一躬,道:“见过县长老爷!”说罢,抬起头,用右手捋下左手腕上的一个银镯子,双手递上,“县长老爷,我爷没有钱,我把这手镯捐给灾民,县长老爷切莫嫌少!”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