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江湖传奇:翩翩少年出人头地,争风吃醋引发鹬蚌相争(6)

2022-09-26 11:15:55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天津卫锅伙,入伙时,锅伙混混儿的穿着和常人不同,觉得自己了不起,稍微手中有几个钱的,便穿一身青色的裤袄,外披一件清洋绉长衣,不扣纽扣,或者搭在肩上,

天津卫锅伙

入伙时,锅伙混混儿的穿着和常人不同,觉得自己了不起,稍微手中有几个钱的,便穿一身青色的裤袄,外披一件清洋绉长衣,不扣纽扣,或者搭在肩上,挎在臂上;腰扎月白洋绉搭包,脚穿蓝布袜子、花鞋;头上辫子续上大绺假发,越粗越好,搭在胸前,每个辫花上塞一朵茉莉花,所以当年称为“花鞋大辫子”。走路也和常人不同,迈左腿,拖右腿,故作伤残状。久经世故的老前辈看着不顺眼,就当面予以训斥。他们立时将发辫后垂,脱下花鞋,敛手站立,诺诺连声,候着老前辈走远,再穿鞋走。

锅伙混混儿平日无事可做,只想招事惹祸,讨一顿打,借此成名。按他们的规矩,挨打不许还手,不准出声呼痛,名叫“卖味儿”。倘若忍不住,口中迸出“哎呀”两字,对方立时停手,这人便算“栽啦”,从此赶出锅伙,丧失资格;有机会随同打架,应当勇往直前,争取胜利。有人用刀剁来,袒胸相向;斧把来打,用头去迎,以示不畏。

再过一个时期,锅伙混混儿已届中年,饱经世故,对人和蔼客气,穿着上务求朴素:袍子渐短,马褂要长,袖子比常人长一二尺,为的是袖中暗藏斧把;有的腿带子上插一把匕首(攮子),时刻不离身。衣服的颜色由青藍色而改成灰色,鞋早改穿缎面布鞋。

到了老年,锅伙混混儿多半家成业就,回家享清福。有的中途转折到县衙门班房里补个名字当差,熬成班头,来钱也颇可观。有的到总兵衙门投效,可做个小武官。他们发财致富之后,即改变服装,长袍短褂,绸缎缠身,表面上和乡绅无别,或者做办理地方公益的董事,遇事排难解纷,垫人垫钱,仿袭古人所称的“任侠”一类人物。

早一天开逛,早一天进山门,资历就老一天,到了时候,身份是不一样的。进了山门,入了锅伙,效命寨王,从此就算是寨里的人了。

这些锅伙混混儿参加过几场格斗,有了功劳,然后再有了自己的势力,就开始独霸一方,有些寨王不方便出面的事,就由这些小老大们出面了。久而久之,小老大们就可能成为一个头目,无论是码头、市场、鱼塘还是妓院、赌馆,都是这些锅伙混混儿的天下。

这日,苏满堂从一棵歪脖子树下,将他从军队里贪污的军饷挖了出来。他到街上裁缝铺订做了一身青色的裤袄,再搭一件清洋绉长衣在胳臂上,腰里扎着月白洋绉搭包,脚穿蓝布袜子、绣花鞋,发辫末梢续了一条假辫子,粗得像一条蟒蛇,每个辫花里还塞了一朵茉莉花。苏满堂装束好自己的行头后,按照那个孩子的指引,准备开逛。马上要加入锅伙了,他生出一种百溪归大海的归属感,他这个没爹没娘的孩子总算有人照护了。

当时,苏满堂迈着左腿拖着右脚,将粗辫子上的一朵真花和两只鞋面上镶的两朵假花不断变幻着图案,时而一条线,时而三角状,目不斜视往前进行中,生怕哪个院门内的老大出来挑刺说他走得注意力不集中。他急中生智,默背家乡晋南一带民间流传的《颠倒歌》:“半天里去安石磨,推得月亮转哆嗦,白云高头搭灶火,抓把星宿下油锅……”同时,因跟乡村老拳师学过武,那武功底子也帮了他忙。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