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人名树影,做人要有品德(10)
留守之殇
这天,杨守金又把自己灌了一肚子酒,瞅准桂芝一个人走在出村的路上,便从路边的地里悄悄地蹿到前面,再次守在那个拐角处。待桂芝一上来,他不由分说地一把攥住她的手,急急火火地往窝棚奔去。杨守金仗着酒劲,胆子大得出奇,把桂芝的手攥得紧紧的,说什么也不松手。桂芝毕竟是个女人,论蛮力哪里是他的对手,杨守金一边急不可耐地将桂芝往铺架子上按,一边满嘴酒气地胡言乱语。
冷风从数不清的缝隙直往窝棚里面灌。铺架子在咯吱咯吱的响声中很不情愿地晃动着,晃动着,雪粒子扑簌簌地直往下掉……
雪中偷欢之后,杨守金着了凉,在家睡了几天,这天中午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小坤子火急火燎地跑进来喊道:“爸,了不得了,三伯把咱家土豆秧子拔了!”
小坤子说的三伯,是杨守金二伯的三儿子,叫杨守贵,大他十来岁,他喊三哥,和大军子一样,都是同一个爷爷的叔伯兄弟。他跟杨守贵的梁子最早是为他跟杨守贵儿媳妇的事结下的。一年前杨守贵的儿媳妇奶上生疮,请杨守金过去看了几次。不想看过几次以后,就传出杨守金跟杨守贵儿媳妇有了那种事。是不是真有其事,外人谁也说不清楚,杨守金不承认,没有直接证据。但无风不起浪,这事出在自家屋里,毕竟是丑事,老少乱伦,更是丑上加丑。好在儿子在外面打工不知道这事,杨守贵也没声张。
但没有声张不等于心里没有怨恨,先是杨守贵把杨守金与他家连畔的地里的一棵大白杨给砍了,还一口咬死说这是祖上留下的,谁砍了就是谁的。杨守金啥也不说,回去就在自家地里撒了老鼠药。杨守贵家离他们家不远,平时杨守贵家的鸡总成群结队到他们家菜园啄食,以前杨守金和女人撵一撵也就没事了,这次不撵,眼睁睁地看着鸡一只一只地倒在地里……
这会儿听见儿子的话,杨守金慌慌张张地跑出来一看,杨守贵正在他家地里气呼呼地拔着土豆秧子,眼看着就要拔光了。这些土豆秧子底下正長着土豆呢,这一拔,这一亩地的土豆都算白费了。他又气又急,三步并作两步抢上前去,一掌将杨守贵掀翻了。杨守贵也不示弱,翻身起来,揪住杨守金的衣领搧了他两个耳光。杨守金哪里肯吃这亏,恼羞成怒,飞起一脚朝杨守贵的裆里踢去。杨守贵顿时“哎哟”一声倒在地上,一把抱住杨守金的腿,哭喊道:“杨守金,你黑了心呐,你欺负我儿子不在家呀……”
这件事惊动了族长幺爷。在大王沟,无论红白喜事,人们都要请老人拿个主意或撑个门面;遇上扯皮拉筋的事,更是要请老人明断是非。老人家老少不偏,亲疏不避,没人不服。
幺爷对杨守金素日的做法多有耳闻,因此没容杨守金辩上几句,就一锤定音,说:“那树是祖产,当初也没说明分给谁,谁砍了就是谁的了,不用再说了。你把守贵的鸡给毒死了,守贵又把你家地里的土豆秧子给拔了,我看都不对,但你们两个又都做了,这一点也算是两清了。守贵的下身被守金给踢了,还踢得不轻,我看这件事做得有些下作!”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