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故事:“百变神丑”上身(12)
窝窝进士
祭奠完毕,吊客们又鱼贯而入侧房,从俞家执事手中各领一块被称为“孝帛”的白色丝绸和一个沉甸甸的黄色小口袋。出了俞家大院后,吊客们顿时变得眉开眼笑,将黄色小口袋塞进裤腰,上了官轿扬长而去……
一时间,俞石匠的丧礼成了烟雨楼茶客们最热门的话题,便有人屈起手指一一点数:按照许秉义收到的吊丧拜帖来点数,吊丧客除了极少数官员之外,九卿六科十五道的官员们几乎全来了,堪称九卿会丧!有如此风光的丧礼,俞石匠这辈子太值了!
知情人窃窃私语,冷笑连连:“嘁,这么风光的丧礼,还不是真金白银换来的?这年头,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银子到位,便是个娼妓,也立得起贞节牌坊!”
“可不是呢!听说呀,为了争当孝子,许秉义和俞长庚打起了官司,俞家子侄都支持俞长庚——他们都想趁机分一杯羹呢。谁知许秉义竟与许大学士联了宗,许大学士成了他的世伯。许秉义又恭请许大学士给九卿及各科道的主事下了丧帖,邀请他们前来吊唁。许大学士是新春才提拔上来的,如今正当红。接到许大学士的邀请帖,谁敢不来?”
“许大学士是浙江湖州人,许秉义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两人八竿子打不着,哪来的同宗?还不是许秉义给许大学士送足了银子!还有那些来吊丧的官儿,吊丧拜帖也不是白给的,临走的时候腰包都被许家的银子塞得鼓鼓的,这种美差,比上朝还快活呢!”
“哟,原来如此啊!不知这许秉义这泼皮无赖哪来的这么多银子?”
“羊毛出在羊身上,说到底还不是俞石匠的?听人说俞石匠临终之前,把许秉义夫妇和俞长庚先后叫到炕前,安排后事。只不过出来的时候,俞长庚两手空空,许秉义却手舞足蹈,手里握着一把恒兴号钱庄的银票向人炫耀,说是老岳父亲手给他的!”
“只怕这事被吃窝窝头的御史仲大人知道了——仲大人胆子大,一定会上奏给皇上,皇上岂不知晓了?怕是要有更大的热闹看了!”
这下众人又热烈议论起仲永檀,大赞他的无畏正直,只把揭穿此事的希望寄托在仲永檀的身上!
事情还真让众人猜准了,仲永檀果真又上了一道“风闻”奏折,把许王猷这些人告至龙案,直揭俞石匠的丧礼大有蹊跷,望皇上派人追查!看到仲永檀的奏折,乾隆震怒不已:朝廷礼法森严,如此“九卿会丧”的高规格丧礼,只有亲王薨逝之后上报皇帝批准,再由礼部制定方案方可办理,休说一个石匠,就是一般官宦也不敢奢望如此体面风光的丧礼!查,必须查!当即下道谕旨,命京师九门提督、兵部尚书鄂善前往调查处理。
只说鄂善圣旨在手,发一道令签,先将许秉义抓到了大堂审问。夹棍之下,许秉义慌忙来了个竹筒倒豆粒儿,全抖露了出来。鄂善听了不由哑然失笑:果然不出自己所料,就是一个“钱”字!这许秉义送给许王猷万两白银,便与许大学士联了宗,然后由许大学士遍发丧帖,邀请满朝文武前来俞家大院参加丧礼,并明码开价,按官位品级:一品官白银两千两,二品官白银一千两,三品官及以下皆白银五百两……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