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故事:朝廷大员被贬七品,行为怪诞牵出连环局
昏官巧断连环案
大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南京作为留都,保留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及都察院、翰林院等京师机构。翰林院有位名叫卞德民的侍读,官居正六品,因受方孝孺案文字狱的牵连,被贬为应天府江宁县知县。
卞德民的外貌有点儿不随人意,高高的身躯,精瘦的脸庞上是一双肿而泛红的金鱼眼。不知是长年伏案编纂文章养成的习惯,还是出自娘胎就这样,他总爱微弓着背,眯着水泡眼静思,让人看不清他是睁着眼睛还是在打瞌睡。昏昏黑黑睡中天,无暑无寒也没年。
卞德民身为文职官员,改任地方官,要为百姓谋福祉,实为拉马上磨,赶驴耕田。然文官有文的办法,来江宁之后,他就地聘请了一位师爷佐官以治。
师爷名叫裘成,与卞德民的长相恰恰相反,矮矮的个头,硕壮的身体,黝黑的脸上还长了半圈络腮胡,毫无师爷之貌,看上去倒像个粗犷的屠夫。然而他辅佐办案,送往迎来,上报拟稿,下发文告,手到擒来,对当地风土人情也是了如指掌。他天生一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闲不住的嘴巴。
卞德民上任的第一天就连闹了两个笑话。
其一,他觉得惊堂木很有意思,小巧玲珑,一寸余长,半寸见方,十个面,二十条边线,夹在三指之间,拍下去声响清脆,于是他拍个不停,不仅将堂下跪着的人惊吓得一身冷汗,也将持杖的差人们唬得面面相觑。
其二,立于他身后的师爷裘成总觉得老爷在打瞌睡,便不断地提醒他:“老爷,县衙公堂!”“老爷,审案呢!”“老爷,别昏睡!”直至卞德民忍无可忍,转过头大声叫嚷:“老爷我眼睛瞪着呢,信不过?扒开眼睑瞧瞧!”
大堂上一阵哄笑,从此卞德民便落了个“昏官”之名。
这日刚过晌午,卞德民正在翻阅陈案卷宗,裘成在旁指点讲解。这时,衙门外鼓声大作,大堂上一阵吆喝,两名衙役将击鼓人带上堂来。
“堂下跪着何人呀?”卞德民拍了一下惊堂木,看着卷宗,随口问道。
“我叫魏宝才,有天大的冤屈,请青天大老爷作主。”击鼓之人叩首伏地,瘦小的身躯瑟瑟缩缩。
“状告何人?”
“状告家父。”
“大胆刁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生我育我,哪有亲子告父的,实为不孝!”卞德民怒眉倒竖,他此生最痛恨的就是不孝之子,他的母亲就是被他不孝的胞兄气得七窍喷血而亡的。
卞德民二拍惊堂木,这一下比第一下重了许多,签筒中的令签摇晃起来。他大声呵斥道:“來呀,先伺候二十大板!”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