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故事:朝廷大员被贬七品,行为怪诞牵出连环局(11)
昏官巧断连环案
卞德民最不愿审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家庭纠纷案,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费尽口舌,到头来“各打五十大板”了事。
这时,陆捕头匆匆忙忙闯入了公堂。
“老爷,东瀛商人来了,两名挑担跟班,日升而进,日落而出。”陆捕头说。
“不急,慢慢道来。担子可沉?”卞德民说。
第二日,卞德民又去了魏玉卿府上。他接过婢女奉的茶,呷了一口,过了一会儿又呷了一口,仰头望着“上善若水”四个大字,半晌不说话,似乎在欣赏苍劲的笔锋。
魏玉卿也闭口不言,自说过客套话之后,二人就再也没有交流。其实,越不说话,魏玉卿心里越发毛,这个卞德民鬼得很,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一次不知又为何故?动不如静,语不如默,若說得有差池,那是自入瓮中。
二人就这么干坐着,急坏了站在一旁的裘成,他想挑开语题,又怕与老爷所想南辕北辙,便一个劲儿地向卞德民使眼色。
卞德民视而不见,冷不丁冒出两个字,语气极为平淡:“卖了?”
“何物?”魏玉卿反问道。
“那个图。”
“老朽主营图画之事,一旬成交数十,不知老爷所指……”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哦,想起来了,老爷问的是《送子天王图》,卖了,卖了。”
“赚了个盆满钵盈?”
“实说,忍痛割爱。”
“那便好,本官关切而已。”
原来只是为此事,魏玉卿心头的石头落了地。那日他加了四个数,送东瀛商人出门时,东瀛商人虽说“待我问过主家,再作定夺”,隐言之意可以此价成交,只不过是自恃清傲的台阶罢了。魏玉卿看得出东瀛商人志在必得,当即后悔,遂做了《送子天王图》失窃之戏,以此再次向东瀛商人抬高卖价。
其实,东瀛商人离开县衙后,就立即将他们的遭遇,差人快报给了魏玉卿。魏玉卿知晓报假盗案有罪,早已想好了应对之策,拟将此责推卸给自己的夫人,假说那一日,夫人偶进画室,见《送子天王图》放于画案,室内空无一人,府内人多手杂,恐遭不测,便将画私藏了起来,谁知事一忙乱,竟忘了及时对魏玉卿说。
方才卞德民话中带刺,分明有警告之意,然而又突然封口不再追问,总不能自说自话,自我解释,岂不此地无银三百两?
魏玉卿心想,得设法留下卞德民,抛砖引玉,让卞德民再次提及卖画事宜,自己方好解释,免得留有后患。了不得认个自家人摆了乌龙,言辞上赔个罪过罢了。
“备酒。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同手足。老朽今日要与县太爷一叙,望县太爷切勿推辞,赏个老脸。”魏玉卿说完,不等卞德民回答,赶忙转脸对着家丁说,“吩咐灶头,多加几道菜,炒出火候。”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