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拍案故事:朝廷大员被贬七品,行为怪诞牵出连环局(2)

2022-09-28 16:19:46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昏官巧断连环案,裘成赶忙轻声提示道:老爷,使不得,使不得。 如何使不得? 堂下跪着的是个顽童。再说您还未问个中缘由,岂有行刑之理? 卞德民抬眼望去,堂下跪着

昏官巧断连环案

裘成赶忙轻声提示道:“老爷,使不得,使不得。”

“如何使不得?”

“堂下跪着的是个顽童。再说您还未问个中缘由,岂有行刑之理?”

卞德民抬眼望去,堂下跪着的果真是个少年,他眉目清秀,稚气未脱,看上去不过十二三岁。

“罢了,本官体谅你年幼无知,起身说话,如说得在理,可免受皮肉之苦。”卞德民自圆其说。

魏宝才听得伺候二十大板,张口结舌,惊慌失措,小屁股扭动了几下,向右一歪,瘫坐在地。他哆哆嗦嗦,双手支撑着地,站了几次才勉强起身,尚未开口,泪水先流,说道:“家父丢失了一幅画,疑我所盗,便仗棍追打,若不是我逃得快,小命怕是难保。我虽年幼,却明事理,岂会做那偷盗苟且之事!青天大老爷,我冤啊,堪比窦娥……”

他话未说完,竟哇哇大哭不已。

细看魏宝才,嫩白的左腮上有三道长短不一、凸起的红指痕,右腿微屈,身体倾向一侧,刚才难以起身,并非全是害怕,而是有伤在腿上。当父亲的将孩子打成这样,这会是丢失了一幅何等金贵的画呀!

卞德民想是这样想,但还是不动声色地问:“令尊何以视你为盗画之人?”

“家父在我床下搜出两锭纹银。”

“纹银有何出处?”

“说不得的。”

“哦——”

孩童之言,直率坦真,不像撒谎。此案直线一条,属于家事,民不告则官不究,只要将孩童的父亲传来便知分晓。

“令尊何姓何名,家住何方?”

大堂两侧的衙役暗暗窃笑,裘成提醒道:“老爷,姓魏,姓魏。”

“老爷我姓卞。”卞德民转过脸正色道,“魏宝才抬起头来,回答本官。”

“家父魏玉卿,家住魏家村,出县衙东行,不出半个时辰便到。”魏宝才答道。

“纵屈枉直之过,养不教,父之过。两过必居其一。来人啦——”卞德民扫了一圈,看见了立于众衙役身后的张捕头,遂改口,“不用来啦,张捕头,劳你辛苦,传唤魏玉卿。”

江宁县衙有两个捕头,一个姓张,一个姓陆。张捕头四十有余,从持杖衙役做起,升职捕房,在县衙公差八年,江宁哪乡哪镇有多少条路口,哪家富得流油,哪个村穷得滴尿,他都了如指掌。陆捕头二十刚出头,外乡人,论资历他是做不得捕头的,但前任知县是他大舅,知县之令无人敢违。前任知县贪赃枉法,革职查办以后,众人避嫌,都对陆捕头敬而远之。陆捕头独来独往,也落得清闲。

“使不得,使不得。”裘成连忙阻拦。

“怎的又使不得?难道魏玉卿也是顽童不成?”

“非也。”裘成附在卞德民耳边一番轻声诉说。

原来,魏玉卿之父乃当朝高官,居二品,告老还乡后,在魏家村大兴土木,翻造宅第,又购置良田千亩,成了应天府第一大户。魏玉卿之父驾鹤西去后,魏玉卿继承衣钵,不同的是,他乐善好施,深得一方爱戴。皇上朱棣灭建文帝登基,修建北平皇宫,他一下捐了黄金百两,朱棣赠其一匾,题字为“上善若水”。如此背景,岂能凭小屁孩一两句诳语,传唤上堂?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