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故事:朝廷大员被贬七品,行为怪诞牵出连环局(23)
昏官巧断连环案
杨家独生一子杨志平,长我三岁,指腹为婚。后来,我父母相继病故,我由长兄嫂哺育成人。父亲去世后,兄长分家,各自为政,玉石生意一年不如一年,落得勉强度日。
杨家没有背违当年的承诺,我年方二八时,风风光光嫁入杨家,次年生一女,取名杨庆雯。
杨家世代经商,一心想让儿子杨志平取得功名,在官场一显身手。大约是因为名字取得不好,杨志平厌学,又不敢违抗父命,乡试中举之后再也不见长进。
杨志平整日被按在书房苦读,原本少言寡语的他,越发不愿多言,即使夫妻之间,一日也说不到三句话。
这一年春季,杨庆雯四岁,恰逢京城南京贡院举行三年一次的会试。杨志平被他父亲早早地催促上路。过了四个月,家丁与书童返乡了。家丁说:放榜那天,他与书童在几百名贡士名单中瞪着大眼,一连看了几遍,没有找到少爷的姓名,再转过脸,少爷早就不知去向。
杨志平从此失去踪迹,杳无音信。婆婆思子成疾,常常精神恍惚,丢三落四,一日夜间起床,碰翻了油灯,引起大火。这一场火烧掉了大半个杨宅,公公葬身火海,婆婆身负重伤。婆婆悔恨交加,去世前拉住我的手,一双渴望的眼死死地盯着我,无休无止地落泪,想说什么,但什么话也没说出。
我明白,婆婆是想说,让我去京城找她的儿子杨志平,功名官爵都不再重要了,盼着他能回乡重整家业。
我将女儿杨庆雯托付给长兄嫂,带着婆婆的遗愿,只身来到南京。
未曾料及,京城之大,寻人之难,差点儿让我命赴黄泉……
到了魏府以后,魏玉卿问及,我将夫君说成了兄长,自以为暂且落脚,原本随口一说,岂料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竟成了魏府的女主人。
柳二保来魏府一年以后,告假回河南探亲。我看他平时不多言语,忠厚实诚,便捎信一封,委托他带些银两给长兄嫂,谢长兄嫂代养之恩。
人有千算,天则一算。柳二保返程之时,没有带回长兄嫂的书信,却将我女儿杨庆雯带了回来。
我又喜又惊。喜的是远隔千山万水,以为难有见面之时,如今母女团圆。惊的是,原本之说家中无人,来京寻兄,现在又冒出个女儿,难圆其说。好在柳二保推说这小姑娘是路途中捡来的孤儿,瞒过了魏玉卿。我也顺水推舟,说这孩子灵巧乖觉,甚是欢喜,便留在了身边。
从此,我对柳二保感激涕零,时而送些菜蔬瓜果,万没料到这一送竟酿成终身悔恨。
这一日,灶头烧了清炖猪蹄,我夹了几块放在砂钵里,像往常一样送往花圃。
柳二保正在埋头修理盆景,满手污泥,他嘱咐我送至花匠屋内。我刚将砂钵放在里屋的桌上,他突然冲了进来,用他那沾满污泥的手,发疯似的在我身上乱摸乱抓。我惊慌失措,拼命反抗,奋力呼喊,可惜后院无人。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