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拍案故事:朝廷大员被贬七品,行为怪诞牵出连环局(26)

2022-09-28 16:19:46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昏官巧断连环案,裘汤氏仰头将杯中的酒也喝了个底朝天,不屑一顾地答道:那是因为没有醉透,古语说,酒醉如泥,真的醉透了,那就是一摊泥。 为何用米粥? 米粥黏稠

昏官巧断连环案

裘汤氏仰头将杯中的酒也喝了个底朝天,不屑一顾地答道:“那是因为没有醉透,古语说,酒醉如泥,真的醉透了,那就是一摊泥。”

“为何用米粥?”

“米粥黏稠,易熬制,又难以发现端倪。其实不一定非要米粥,黏稠的都行,若是用米粉糊更胜一筹,只要能堵塞气道,什么食材都行。”

“醉汉会吐啊,吐了岂不前功尽弃?”

“吐了再灌啊,一口不行灌两口,两口不行灌三口,直至脸色紫黑……”裘汤氏说得得意忘形,突然感到说漏了嘴,警觉地顿住了话头。

卞德民霍地变了脸色,他那一向睡不醒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泛出少有的光亮。他扔下筷子,变魔术似的从袖口掏出一块惊堂木,使劲一拍,道:“大胆泼妇,从实招来!”

这一拍,声响了得,如雷贯耳,连坐在一旁的知县夫人也惊吓不已,抖掉了手中的筷子。

原来,卞德民对裘汤氏提供米粥杀醉汉之法生疑,暗地查阅了刑房三年前的卷宗,果然,裘汤氏前夫刘国栋《尸格》上填写着“口中、呕吐物中有大量米粉糊,系醉酒身故”。他当即找来当年现场勘验的仵作问话。仵作说,酒醉之人喜爱喝些汤水之物解酒,不知为什么,刘国栋酒后喝黏稠而难以下咽的米粉糊,但没勘验到其他破绽,只得以醉死了结。

在门外等候多时的张、陆两捕头听到老爷发信号,一拥而进,两把寒光闪烁的腰刀已经架在了裘汤氏的脖子上。

裘汤氏何日见过此等架势,吓得面如土色,瘫地成泥,忙不迭道:“我招,我招,我给刘国栋灌了米粉糊,一口不行灌两口,两口不行灌三口……”

“放在沈芸床头的公告可是你所为?”

“是,是。”

“何以借刀杀人?”

“借刀?哼,民女恨不能亲自一刀结果了他。”裘汤氏忽然挺直了腰杆,一双惊魂的眼眸突出眼眶,闪亮起嫉恶如仇的凶光。

“何仇何冤?”

“实不相瞒,那魏玉卿府上的老花匠不是人称老汤头吗?他其实是民女的父亲,民女明知柳二保是杀父仇人,却苦无旁证,无能让官府将其绳之以法。多年来,民女一直在寻找机会……”

卞德民愣住了,半晌没有说出话来。千算万算,裘汤氏是魏府老花匠的女儿没在他的算计之中,这个杀害前夫的恶妇,对她的父亲倒是情深意厚,為了报仇,竟不惜铤而走险。他墨着脸,有气无力地摆了摆手,张捕头、陆捕头架起裘汤氏拖向门外。

“别,别,别那个什么……”裘成追了两步,停住了脚步,失措地望着卞德民。

裘成早已确信被称作昏官的老爷,断案的时候脑袋比谁都清醒。俗语说,山雨欲来风满楼,如此大事,老爷竟屁大的微风也不曾透露。他满怀喜悦而来,喝得酒意正浓,却毫无征兆地变了天。他爱自己的媳妇,视媳妇为尊,视媳妇为命,可媳妇干出这等杀人勾当,那可是天大的死罪啊!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