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旧事:蹈锋饮血破釜沉舟,全军覆没英魂不朽!
非常年代
一 千里驰援战局诡谲
1937年11月2日,上海南翔。
“報告,陆军67军军长吴克仁奉军委会命令前来报到,请总司令指示!”
初冬的上海已是寒风凛冽,人们穿上棉衣都觉得寒风刺骨。可原属东北军的67军军长吴克仁中将却满脸是汗——很显然,他是从远处骑马飞驰而来。
“好,好,辛苦了。来,坐。”淞沪战区左翼军总司令张发奎上将将吴克仁拉来坐在椅子上,又亲手为他捧来一杯热茶,“怎么样,你们在豫北打得还不错吧?部队集结得怎么样了?”
“我们——”提起在豫北的抗战,吴克仁有一肚子话,却不好对这粤军头目细说。他顿了顿,勉强道,“因淞沪地区部队调集太频繁,人来人往塞得几乎无路可走,我军集结困难,两个师都还在集结途中。”
“唉,上海乱成一锅粥了。你看,这么点儿大的地方,居然猬集了敌我近百万大军,挤得人仰马翻,你们集结不易,也是意料中的事。”张发奎感慨道。
吴克仁问:“张总司令,现在上海情况如何?”
“上海情况是这样的,你来看——”张发奎将吴克仁引到墙边巨大的淞沪战区地图旁,吊起图杆,介绍道,“战役开始时,我方在上海投入二十万人,占绝对优势,可是因为作战没有重点,所以没有及时歼灭当时只有不到两万的驻上海日军。后来敌军增援部队在宝山狮子林登陆,并向我左翼军方面宝山、罗店、浏河线进攻,我方不得不转入防御战的阶段。我们先后投入了85个师的兵力,在北起宝山,中经江湾、闸北,东迄浦东、川沙约一百公里的阵地上,与日军展开寸土必争的对峙。可是9月中旬以后,敌人大量增援,估计其兵力约在二十余万,可以看出,他们想在淞沪与我军决战,将我方七十多万大军一举全歼!”
吴克仁看着地图上敌我双方犬牙交错、连绵上百公里的顶牛态势,道:“我军在上海这弹丸之地集中这么多兵力,与陆海空三军齐全的日军相拼,是不是有点儿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呀?”作为在华北战场与日军有过浴血厮杀,又曾留学日本学习军事的专家,吴克仁深知这种对抗对中国军队的不利。
“谁说不是?你看,我们在这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地方层层设防,节节抵抗,没有重点,没有目的,简直是在打一场乱仗!10月中旬,军委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有鉴于此,调集了两个集团军,以桂系第21集团军为主力,选择南翔、真如为全线突破口,进行战略反击,企图实施中央突破,将敌人攻击上海的强弓拦腰折断,从而彻底扭转我军被动防守的不利局面——”张发奎指点着地图。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