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旧事:蹈锋饮血破釜沉舟,全军覆没英魂不朽!(19)
非常年代
“没办法!”吴克仁神色黯然,“日军侵略中国,其势犹如高山滚木呼啸而下,要想拦住它,需千百个泥块石头粉身碎骨,沿途阻截,最后将其堵住。不幸,我们东北军就是第一批去阻截它的泥块——且不说日本人铁蹄第一步踏上的就是我们东北的黑水白山,就凭我军一枪未放就撤入关内,少帅又逼宫,强迫委员长同意抗战这一过激之举,我们就该去做第一批粉身碎骨的泥块石头!时也命也运也!”
“可这也该有个分寸啊!淞沪正面,国军七十万精锐且步步后退,却要我们这支不足两万的杂牌军阻击十万日军精锐,这是不是太过分了?”吴汉翘愤愤不平,“难道就因为我们是东北军?”
吳克仁烦躁地挥挥手,道:“不怪天不怪地,有气就冲日本人撒去!”
“唉,我们东北军命苦呀!”吴汉翘黯然神伤,“一支无爹管无娘疼的孤儿部队,冲锋陷阵当滚木,我们有份;扩编补人换装备,我们无缘。这样有去无回地耗下去,耗得了多久啊?老帅的一生心血,少帅的满腔热忱,到头来只是一场空呀!”
东北军原是中国各军阀部队中谁也不敢轻视的一支劲旅:1930年中原大战时,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之2、3、4集团军联手倒蒋,在中原与蒋介石的第1集团军展开浴血厮杀。蒋介石的中央军被打得摇摇欲坠,已呈不支,可就因为张学良向蒋输诚,东北大军源源入关,而使得蒋介石反败为胜,一举平定三路大军。可就是这样一支举足轻重的部队,七年来竟落得个“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的凄凉境地,这如何能不叫人唏嘘呢?
“***的,这淞沪大战怎么打的?我军处处设防,段段挨打,无战役重点,无战略预备,整个一团乱麻!一师一团,毫无重点地往漏洞上填、火线上赶!你看这战场——”吴汉翘指点着地图,“从闸北江湾到浏河,逶迤几十里,摆成一字长蛇,哪儿有这样瞎干的!难道真要在上海这火炉把我们杂牌军熔尽烧完?”
“错局已经形成,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我们只能把今后每一步走好,力挽危局才是。”吴克仁微微叹息,“只是希望最高统帅部能从这次狼狈不堪的会战中吸取教训,在以后的会战中避免重蹈覆辙。至于说是不是要利用这次会战把我们杂牌军打掉,我看倒不至于,毕竟首先投入上海战区的是中央军。现在,除了北方战场的卫立煌、汤恩伯部之外,中央军的所有精锐都投在了上海:比如张治中的第9集团军,陈诚的第15集团军,胡宗南的第19军团,连黄杰的财政部税警总团都开来了,甚至连刚刚在南京成立的装甲兵团也来了两个坦克连和一个战车防御营,结果几乎是全军覆没!委员长为了赌赢这次战役,几乎是把口袋里的最后一枚硬币都摸出来押上了!”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