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年代旧事:蹈锋饮血破釜沉舟,全军覆没英魂不朽!(30)

2022-09-28 16:29:0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非常年代,可是,不管怎样的乱七八糟,如何的狼狈不堪,这支七十万人的大军毕竟全从上海撤下来了。 1937年11月9日,松江。 这两天来,吴克仁和万余名东北军兄弟

非常年代

可是,不管怎样的乱七八糟,如何的狼狈不堪,这支七十万人的大军毕竟全从上海撤下来了。

1937年11月9日,松江。

这两天来,吴克仁和万余名东北军兄弟以及松江县城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惨烈壮观的战争洗礼。这场战争,使他们真正明白了由桂系头目李宗仁喊出的“焦土抗战”究竟是怎么回事!

中国人不怕日本人,尤其是东北军——关东大汉身高体壮,在日本小个子面前,还占有体态和气势上的优势,要是与小鬼子面对面的话,他们眼皮都不会眨一下。可中国人却真是怕日本人的炮火:攻城前,日本人那密不透风的炮火,就像一张网一样罩住了松江县城,一时间,整个松江就像一下子被扔进了一个熔炉,日军第一轮炮火后,县城面目全非,到处都是断壁残垣!

负责东西两线联络的传令兵更是对这彻底变了样的城池一片茫然——这***的命令该往什么地方送?坚硬的建筑尚且被炸得这么七零八落,那血肉之躯就更是一塌糊涂了:随着中国守军在县城内构筑的简单工事被日军炮火一层层地剥去,67军的弟兄只好用自己的身体去抵挡日军的炮火。阵地上到处是残肢断脚,烂头碎尸,搞得负责统计伤亡人数的卫生官两眼茫然,根本就没办法搞清一堆血肉模糊的“遗物”究竟是几个弟兄的。

作为炮兵专家的吴克仁看着敌人的炮火这么肆虐,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他真觉出了在这场战争中作为一个中国的将领的悲哀了:你正义、你有理、你愤怒、你不平,可你既无还手之力,也无招架之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部下被敌人的炮火化为灰烬!

就这样,67军在枪林弹雨中死死钉在了松江,顽强地將敌第5师团及18师团大部抵挡在松江城外,成了上海七十万我军的守护神。然而,两天下来,不仅江南名城、上海的母亲城松江给打破打残,英勇仗义的67军也已十折七八。师老且疲,加上弹尽粮绝,已经是危在旦夕!

“吴军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松江县城银行地下金库内,吴克仁接到了中央军总司令张发奎的电话。

“援军来了?”吴克仁忙不迭道——现在对他来说,最好的消息就是这个了。

“不是……”张发奎有点儿尴尬,“是委员长下令上海守军全线转进——”

这***算什么好消息?一道早就该下的命令拖上几天,叫大家吃尽苦头后再下,就成了“好消息”么?吴克仁气不打一处来,忍了忍,才道:“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是不是也全线转进?最高统帅部给我们的命令是死守七十二小时,战至今日,已差不多了,不能厚彼薄此吧?”

“吴军长,你也知道,统帅部的命令今儿刚下达到部队,部队一下炸了营,各路大军乱得一塌糊涂,正在从你部防线后面狼狈逃窜。人多军杂,退路又窄,现在过去的也就五分之一,所以——”张发奎也觉得这命令难下:别人全在逃命,却叫人家死守,这也太难为人了。“克仁兄,你是明白人,我就不多说了。”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