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浮沉:山里酝酿出的“风暴”(39)
天京血泪
陈承熔想了想,说:“天王,目前天王之下只有一个翼王,臣以为,等二王变故之事安顿之后,须及时对六部人事加以调整。”
蒙得恩忧虑地说:“是啊,天王!这次变故中,翼王的宽容大度,深得军心民心,如由他一人独掌朝纲,很有可能会成为第二个东王。”
洪秀全说:“今天请你们俩过来,就是要商量这个事。陈尚书,你有何看法?”
陈承熔心领神会,说:“天王可册封新的王,让他们与翼王共同主持大局。臣以为立即册封天王的兄弟为王,别人也不好攀比。另外,再提拔几位忠于天王的年轻将领为各部主将,让他们各领一军在外拱卫天京。”
洪秀全说:“李秀成、陈玉成前不久建有大功,他们这一批青年将军都是忠于我的!我以前就有封他们为王的想法,只是东王不同意,现在王位空缺,我这次一并封了,好不好?”
陈承熔说:“天王,臣以为可缓一缓,一次封王不宜过多。再说他们都还年轻,一旦封了王,他们也就失去了进取之心,可先提拔他们为主将,等他们立下新功后,再封不迟!”
蒙得恩笑着说:“陈尚书果然老谋深算!”
陈承熔接著说:“天王,在局势稳定后,臣以为天王可在六部之上增设内阁,精选数人和翼王一起入阁议事,重大军务政务由天王您亲自决断。”
洪秀全说:“当年朱元璋就是这样做的吧!”
陈承熔说:“正是。”
蒙得恩插话说:“天王,如依古制,封王的都是皇家子弟,外姓功臣不可加封。”
洪秀全说:“是的,仁发、仁达也是这么说的。他们俩一直吵着让我封王,我曾和东王商量过,东王坚决不同意,所以我才没有册封。”
蒙得恩说:“天王,现在时机正好,不然翼王掌控大局后,他如果也不同意,再想封王就困难了。”
洪秀全问:“陈尚书,你的意见呢?”
陈承熔说:“天王,拜上帝会在永安封王时,实行的是众人推选的共议制,臣以为现在要改变这个旧制,建立新规,即封王之权收归天王独掌,不再推荐共议。蒙主管说得有理,趁此次变故之机,天王立即下旨,封仁发为安王,封仁达为福王,共同参与朝政。翼王即使有意见,他现在也不好公开反对。等调整六部后,二位王弟可与翼王一同入阁议政,让翼王做个挂名的牵头人最好。”
洪秀全听后,哈哈大笑,说:“得恩,陈尚书有宰相之才,他这个主意好啊!”他站起来对两人说,“你们二位是本王的股肱之臣,在这次事变中也都立了功,本王决定你二人将来也入阁。”
陈承熔和蒙得恩异口同声道:“谢天王!”
翌日,石达开和陈承熔、石镇吉、蒙得恩等人来到太平军校场。站在高台上,石达开见太平天国的各级官员、将领和军民代表都已陆续入场,便示意陈承熔先上前讲话。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