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旧事:逃饥荒历艰险,遭诈骗后梦方醒(13)
郑发闹陪都
为了彻底赢得郑发的好感,郜子举征得会长们的同意,在陪都有名的“百龄”餐厅宴请郑发。
雅座内宫灯高悬,手摇唱机播放着流行唱片,门首早有侍应生立着,见到身着吉服的郜子举谦让着郑发,料想这老头是今日的主宾,忙将上首的椅子排开,又将一张雪白的餐巾摊放在郑发的膝头。豫籍名流鱼贯而入,大厅里一片嗡嗡声。
宾主俱落座,郜子举复又站起来,清清嗓子说:“诸位,鄙人受同乡会委托,在此设便饭数席,招待咱们德高望重的郑老先生!”
掌声四起,经久不息。
郑发木讷地欠身抱拳,向在座的衮衮诸公作揖。众人亦不以为怪,跟着抱拳还礼。
郜子举又说:“诸位,河南省自古人杰地灵,出过商鞅、司马懿、岳飞、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等等名人,今天主要介绍这位郑老先生,他可是重振河南不可或缺的人物。不过,今天我暂且卖个关子,不说破,相信到时候陪都各大报会有详细的报道,足证在下并非妄言也。”
说罢,郜子举喜气洋洋地领着郑发到每张餐桌前都站一站,有意无意地暗示,他是郑发的发现者,他这个会长可不是白干的。
郑发被介绍给手持文明棍的曹参政员,介绍给河南省银行的宋经理,介绍给黄河河防司令部的朱高参,介绍给戴礼帽的罗局长,这个人决定全省的税收数目。异香扑鼻的交际花董夫人过来握住郑发的手,热情地欢迎他,并且胡诌说,上次见到他时就看出他是个贵人,说好像是前年的事吧。
前年?郑发忍不住想笑,前年他还在乡下挖泥巴。尽管如此,他还是学着郜子举常讲的客套话,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幸会,幸会。”
这期间,侍应生排开了冷荤盘子,杯里也斟满了酒,郑发迫不及待盼着动筷子。哪知郜子举又出一道难题,说是要请尊敬的郑老先生发表演讲,并带头鼓起掌来。
郑发很尴尬,他一向不善言辞,但又不能拂了郜会长的好意。他紧张地搜索枯肠,想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话:“大家看得起俺,俺觉得面上有光彩。多的话俺不会说,来,千言万语,尽在手上过!”说着,他端起酒杯,邀请众人同饮,众人皆起立举杯,向他致敬。
侍应生抬上主菜烤乳猪,每咬一口都要值不少钱。邻桌的人轮番走过来向郑发敬酒,问起他的健康。猜拳行令声四起,夹杂着女眷的吃吃笑声,郜会长用筷子敲着大菜盘,哼起了河南梆子。
经不住众人的围攻,郑发喝得头重脚轻,印堂发亮,满脸红潮。他不时开怀大笑,这世界对他似乎是个乐园,他的情绪感染着其他来宾,他们也开口大笑。只要郑发得道,他们也会跟着升天,他们没有理由不快活。
郑发大醉,晕晕乎乎地被滑竿抬回会馆,他连脸和脚也没洗,便陷入难得的酣睡中。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