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旧事:逃饥荒历艰险,遭诈骗后梦方醒(30)
郑发闹陪都
郑发不以为然地说:“俺不信。戴笠那个王八蛋摔死了,还有其他王八蛋,不会放过俺的。”
郑发猜错了。军统局改组,缩小特务机构,压缩编制,同时准备裁撤息烽监狱,将其合并到重庆歌乐山集中营。根据新任军统局长毛人凤的指示,对息烽监狱中不属于中共党员的犯人,要分批释放,以免合并监狱时累赘。
1946年3月下旬的一天,周养浩通知郑发去办公室,在那里等着他的还有专程从重庆赶来的军统局本部的一个科长。
周养浩开门见山地说:“郑老头,上峰开恩,传令特赦你,你把东西收拾一下,过两天就可以带着家属回老家去了。”
郑发茫然凝视着周养浩的嘴巴,头上的血管剧烈跳动,眼睛胀得发疼,难以置信。
这时那个科长打开公文包,取出一笔相当于两千块银元的大钞,放在桌上说:“这是上峰发给你的补偿费和生活费,你签字就可领走了。不过从今以后,一不准再自称是委员长的哥哥,二不准把这几年的事讲给任何人听,否则你还会坐牢!”
“听清楚了吗,郑老头?”周养浩的嗓音提高了八度,“如果你下次又被送进来,你这辈子就别想再出去了!”
郑发木然地签字,老泪纵横。他啥法也没犯,却不明不白地被囚禁四年多,还搭上老婆孩子,牲口似的圈在牢里,到头来还说是他的错!王八蛋!他恨他们,一辈子都恨!
周养浩还要做足文章,在释放第一批犯人时,在狱中召开所谓的“赦释大会”。那一天,郑发被通知去礼堂,坐在第一排板凳上,等候开会。
周养浩装腔作势发表一通讲话,大意是说凡是洗心革面、真心拥护政府主张的犯人,都将重新获得自由,走向新生云云,然后便宣布获释者名单。郑发在心中暗骂:“放你娘的狗屁,俺什么王法也没犯,怎么洗心革面。”他真想冲上台去,狠狠踹那狗日的几脚。
窝着一肚子火,好不容易熬到散会,他立马带着妻子女儿逃出虎狼窝。
1946年中秋节,河南省会古城开封张灯结彩,一派升平景象,满街的各色花灯星星点点,最后集中到灯火辉煌的省政府大院,放眼望去,新式的彩色电炬连成一串长龙,映红了半边天。
吉时甫临,河南省主席刘茂恩、绥靖督办刘峙先后坐车到了,主持当日的晚宴。各地的军政长官,按官阶大小次第围坐在一张张八仙桌旁,一起开怀畅饮,互道吉祥。
细心的记者发现,有位沉默寡言的老者始终坐在主宾席上,虽然没人介绍他的身份,却看得出他不是等闲之辈,因为刘主席、刘督办都亲自为他敬酒夹菜。有位胆大的记者向刘茂恩的秘书打听,对方却讳莫如深。
这位老者正是出狱不久的郑发。由于蒋介石并未收回“优待”的成命,所以郑发回河南后被安排在省政府吃闲饭,拿薪不干活,生活有保障。当局还在开封慈悲巷给他找了一套住房,让他和家人住在城内,不用再回许昌县乡下了。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