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旧事:逃饥荒历艰险,遭诈骗后梦方醒(35)
郑发闹陪都
郑家仍住在抗战前的老宅里,因家道中落,郑发老婆布衣布鞋,坐在炕头抱外孙。看见韩子栋进屋,也不让座就问他找谁。
“郑老先生在家吗?我是他的老朋友。”
“那个死鬼出去几天了,俺不知他在哪里鬼混。”郑发老婆没好气地说,“你要讨债改日来。”
“老嫂子,你还认识我吗?”韩子栋期待地问道。
郑发老婆瞅了半天,摇头道:“俺不认识。”
韩子栋遭受非人的折磨十四年,未老先衰,加上衣衫不整,难怪郑发老婆认不出来。他只好提醒道:“老嫂子,在息烽时,你不是经常来照顾我的生意么?”
“哎呀,原来是小卖部的韩先生,这几年郑发还时常提到你,说你待他好。”郑发老婆终于回想起来,立刻挪身下炕,忙着张罗伙食。
下午郑发割了两斤肉回家,一眼认出韩子栋,担心是息烽集中营派来找麻烦的,马上汇报说:“俺回河南后一直奉公守法,从前的事不敢乱说,皇天在上……”
“郑老先生放心,我不是来找你麻烦的,我也刚被放出来,回山东探家,路过许昌特来相见。”韩子栋忙说。
郑发松了一口气,道:“那就好,那就好,俺相信你不会害俺们。”他放下猪肉去洗手,看见地上捆着三只鸡,又谦让道,“俺们是难兄难弟,韩先生还如此破费,礼重了,礼重了。”
韩子栋趁机说:“我还有求于郑大哥。”
郑发道:“哦,啥事?只要俺能办到的,一定出手相帮。不过,韩先生怎么不在南方发财,跑到许昌这个小地方来?”
韩子栋编造说,因他多年被囚,老婆嫌弃他,如今有家难投,危难之中,想到还有郑发大哥这么一位侠义之人,于是就来投奔,想在许昌找个差事混碗饭吃。
“其他事俺不敢吹,”郑发来了精神,“要说荐个人什么的,包在俺身上。”
“那就全靠郑大哥了。”韩子栋顺水推舟。
“好说,好说。”郑发拍了拍胸脯。
隔日鄭发领韩子栋进城去,却又故意在许昌县政府附近停下说:“韩先生有文化,俺想荐你到县政府找个差事,不知你意下如何?”这是郑发耍的花枪,以此试探韩子栋,看他敢不敢去见官府的人。
岂不知那韩子栋是何等人?集中营的老虎凳都休想撬开他的嘴巴,生死场中他也泰然自若胜似闲庭信步,岂怕你一个小小的许昌县衙门?他当即满脸堆笑,一口应承道:“能托郑大哥的福吃上皇粮,算是韩某烧了高香,自然再好不过。那么,我这就跟着郑大哥,请你代为引见。”
这时倒是郑发红了脸——他四处借贷,许昌县政府的人早就不愿搭理他了。于是他又改口说:“哎呀,我想起来了,听说这阵子衙门里老是欠薪不发,那不是苦了韩先生吗?也罢,干脆去实业团体,那里每月的薪水兑现。”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